參觀過溫州大學學生創業園,許多高校的KAB項目負責人普遍反映“羨慕嫉妒恨”。受到資金、場地、區域環境等各種條件因素影響,大學生創業雖然在各個高校遍地開花,結出的果卻千差萬別。針對這種情況,來自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參會代表張貴海認為,KAB創業教育亟待屬地化。
2005年,KAB創業教育項目被正式引入中國,雖然教材、課程設置等已經進行了調整,但還是存在一些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內容。比如在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中國,教材中出現的“你家里有幾個孩子”這樣的問題,明顯證明KAB還貼著“舶來品”的標簽。“KAB要與時俱進,要完善、發展。”張貴海說,“我們要選擇KAB而不拘泥于KAB,要對它進行屬地化改造。”
馬云影響力:高校KAB項目負責人羨慕嫉妒恨
首先,屬地化改造有利于提高KAB項目的對接性。全國上千所高校都引入了KAB教學,而不同區域對KAB的理解和需求不盡相同;其次,屬地化改造使得KAB項目在推廣中適應不同學校的不同接納程度,更好地實現對接;第三,不同類型的學校對KAB的需求程度千差萬別,這也是KAB屬地化實踐的一個重要宗旨。
張貴海口中的“屬地化”并不是推翻,而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即保留現有的KAB框架,在內容和核心方面予以改動。張貴海認為,KAB的屬地化、本土化將大大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KAB項目教學的初級版本包括8個模塊,這8個模塊卻并不一定適合所有專業。”在張貴海的屬地化實踐中,他將8個模塊進行了拆分,針對不同的專業“按需分配”,“比如,財會專業的學生創業會著重講相應的模塊,調整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
此外,張貴海認為,KAB的教材內容也需要得到修正。“KAB教材中的案例往往“就遠不就近”。而一個足夠貼近學生的案例才更具有可模仿性。”張貴海說,“比如,大家都知道馬云是一個成功創業的典型,但是,在黑龍江提馬云和在浙江提馬云,影響力是不一樣的,因為馬云來自浙江。我在講課中,會挖掘本校畢業的校友,哪怕不是千萬富翁,十萬富翁也算成功。讓他給學弟學妹作報告,對學生的影響力、感召性更好,比給他們講比爾·蓋茨更有說服力。”
在迄今為止的屬地化實踐中,張貴海也積累了一些體會。“頂層設計很重要。教創業的老師往往屬于最基層的位置,有時候付出很大努力也不被社會認可。學校要想把創業教育搞好,需要領導有決心和勇氣,還需要學校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張貴海還強調,社會創業氛圍的營造也是創業教育能否見效的重要條件。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用成績說話。“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有看得見的成績。培養出小小的“老板”來,就會得到認可,才有把創業教育持續下去的籌碼。”
目前在中國,KAB項目并不是獨家的創業教育模式,還存在許多競爭。“很多老師都在研究和改進KAB體系。什么樣的創業教育才是對我們的學生最合適、最需要的,還要靠時間來檢驗。”張貴海希望,在不斷的屬地化實踐中,KAB項目能進化為“本土”的創業教育模式。
推薦閱讀
過去的一年當中,天貓經歷了淘寶分拆、十月圍城、更名天貓;京東經歷了C輪融資15億美元,組建大物流體系,大戰各電商巨頭;凡客經歷了凡客體廣告狂歡,產品種類擴張,公司巨額虧損。2011年這三大B2C巨頭的每一次舉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