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電記者郭宏鵬黃輝通訊員姚晨奕記者今天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自去年4月該院《關于審理網絡侵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實施以來,江西法院創設的網事審判庭已受理和審判了一批網絡侵權糾紛案件,有力促進了網絡環境的凈化與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據了解,江西省高院已確定在南昌市青山湖、蓮花、都昌、鄱陽、井岡山等5個縣(市、區)法院進行試點,成立網事審判庭,專司網絡侵權案件的審理,可與民一庭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其中,都昌縣法院、鄱陽縣法院已正式設立了網事審判庭,并配備了專業的審判人員。
“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一些人借言論自由之名,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現象日趨嚴重,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言論表達自由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是公民的基本人權,都要切實加以保護,既要防止因言論表達自由的濫用而侵害公民的人格尊嚴,也要防止因過度強調對公民私權的保護而影響表達自由權的行使。
據介紹,網絡侵權案件的一些被告具有匿名性的特點,被侵權人即原告的權利受到侵害后維權的難度較大,直接影響了原告維權的積極性。為此,江西省高院出臺的意見給予原告立案上的“低門檻”,允許以虛擬名稱為被告進行預立案,同時可以申請法院調查,借助公權力的介入維護其合法權益。
4月5日,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法院受理了全省第一起以網絡虛擬名稱“老虎娘”為被告進行預立案的案件。該案原告申請法院調查被告的真實身份信息,法院業已受理,被告此后主動刪除了所有侵權信息。該案以原告撤訴結案。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網絡侵權維權人通常不愿通過訴訟來維權,除了取證難、成本高,重要的一點就是賠償得不償失。因為法院判決的賠償往往是實際發生的損失,而對精神損害支持力度不大。”江西省高院法官王慧軍介紹說。
針對這一情況,江西省高院要求全省法院積極大膽受理網絡侵權糾紛案件,杜絕有案不立致使被侵權人告狀無門的現象發生;受理案件應該依法減、緩、免交訴訟費用,讓被侵權人降低訴訟成本;特別鼓勵受案法院要勇于創新,實事求是地按照網絡侵權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后果不易消除等特點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同時,對于在訴訟、執行過程中,散布、傳播不實信息,嚴重妨礙法院正常司法活動的行為人和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依法予以30萬元以下的罰款等處罰。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鄧輝對江西法院的探索表示贊賞,他認為:“必須糾正虛擬社會無法可依的錯誤認識和傾向。”都昌縣人民法院院長況杰也認為,對于網絡違法侵權行為,光靠譴責和自律是不夠的,沒有司法介入,嚴格的網絡管理將蒼白無力。
相關案例
黃松海訴喻細水名譽權糾紛案:被告在“鄱陽在線”發表損害原告名譽的網絡帖子。經鄱陽縣法院法官主持,被告主動在網上發布道歉聲明,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
吳芳訴楊毓婷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案:作為江西法院受理的微博侵權第一案,引起了社會很大關注。被告在法庭上否認“透明楊小喵”是其所有的微博。撫州市臨川區法院作出判決,現原告提出了上訴。
推薦閱讀
有消息稱,近段時間以來,信用卡被盜刷的事件層出不窮,建議近期到過東南亞、韓國或我國臺灣地區刷卡消費后,應盡快更換信用卡磁條。目前市場上在用的信用卡絕大部分是磁條卡,最容易被復制。而金融IC卡(芯片卡)卡內數據極>>>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5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