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亞馬遜將卓越網收歸旗下。七年過去,卓越亞馬遜完成“去卓越化”,更名為“亞馬遜中國”,完成IT系統和倉儲系統與亞馬遜全球的同步對接,卻沒有如預期般加速前行,登上中國B2C的王者之座。7年來,在這個浮躁的電商市場,亞馬遜罕有地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卻一步步拱手讓出B2C前三名的位置。
“如果賠本賺吆喝,最后剩下的只是吆喝。”亞馬遜中國區總裁王漢華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認為,中國人習慣的做法是你死我活,但這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個百米競賽。“我最關心的是你有沒有為馬拉松準備好,是不是最后的勝者之一?市場上最后的三五家電商,有沒有你?”
但王漢華也坦誠,“(優勢)有可能是沒有發揮到極致”。本土化生存,是每個跨國公司現實運營中難以跨越的一道坎,即便是獨領風騷的亞馬遜,也正在尋找它的中國式突圍。
開放平臺:首推外貿B2C
亞馬遜是全球電商公司中最早嘗試“開放平臺”的先行者。2007年,亞馬遜已經在全球推出“我要開店”和“亞馬遜物流”兩項業務,讓第三方賣家將貨物整合到作為平臺方的亞馬遜倉儲物流體系中。
這樣的設想,京東和天貓都在嘗試,但至今未成功。用王漢華的話來說:“這不是一個庫房的概念,是一個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一個供應鏈管理,要用智能技術決定什么貨放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放多少,這是“數據處理公司”亞馬遜的強項。而為了達到這個高標準,亞馬遜中國直到2011年7月才推出其平臺化策略。
在此之前,京東、當當、凡客V +早已出手,推出旗下第三方平臺戰略。起步即落后,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亞馬遜美國有很多經驗可以復制,但是亞馬遜中國優勢沒發揮出來。”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國美入駐當當后大打價格戰,當當網表示,首輪促銷也僅僅是開始,未來我們將會平均每月1次的頻率進行大規模的促銷讓利活動。分析稱此次當當網與國美的合作,顯然將再次把“價格戰”推向另一個高潮,京東商城必將卷入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王漢華:本土化生存是跨國公司一道坎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