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五年前,當媒體推出“80后創業者”這個概念的時候,公眾著實興奮了一陣子,當時互聯網格局初定,馬化騰們基本站穩。人們期望,在這個屬于年輕人的領域,80后能沖擊既有格局,和馬化騰們一爭高下。
2012年的創業新貴開始接班?
但事實上,他們“辜負”了好事者的希望。幾年之后,他們沒能沖擊互聯網格局,四位80后,其中有兩位,伴隨著人們的爭議,基本銷聲匿跡,而做的最好的李想,也只是憑借汽車之家占據了一席之地。
2011年,距離第一撥互聯網爆發大概十年后的今天,電商、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為他們帶來了新的機會。
《創業邦》記者采訪了近10位30歲以下的創業者。他們中間,做得最好的黃一孟,僅憑一款游戲收入就達到了2個多億,月收入峰值達到了1.5億。有一名做手機游戲的年輕創業者,其公司更是將在創業板上市。
出生于1983年的陳歐,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其創辦的聚美優品,在化妝品電商領域被人們熟知;
出生于1985年的顧志誠,做的是酷盤,一種云端存儲服務,用于文件管理和備份,如今已經有近千萬用戶;
出生于1982年的黃一孟,做VeryCD起家,2010年做心動游戲公司,成為2011年網絡游戲的一匹黑馬;
出生于1984年的徐樂,創辦的矩陣游戲,2011年凈利潤1000多萬,被投資人普遍看好。
2011年“30歲以下創業新貴”,大多集中在手機游戲、網頁游戲、瀏覽器、云計算等新興領域,占據傳統互聯網的巨頭們,尚未完全騰出手來在這個市場動腦筋。
在銀泰中心地下一層的餐館里,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正在跟一位劍橋大學畢業的創業者商談,勸對方放棄英國的創業項目,加入他看好的一家“教育領域的QQ和facebook”公司任職。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有相當一部分投給了那些世界名牌大學畢業的海歸,他們都曾是新東方的學生。很多人戲謔:現在徐老師給錢的,當年都給過徐老師錢。
“我覺得這一代人和我們那一代不一樣的地方在于,他們更加接近商業的本質,他們賺錢的意識、生意意識、商業意識,非常強烈,并且引以為豪。”徐小平說,這一撥30歲以下的創業者,沒有遭到2000年初的互聯網泡沫破滅的痛苦,他們趕上的是互聯網賺錢的時期,移動互聯網正在全面取代傳統互聯網。
“現在這幫小孩,比我當年投的蔡文勝之類創業者,無論從教育水平、知識視野,還是對事物的觀察,都要高得多。盡管也有挫折,但是我覺得他們要比以前成熟。我初見蔡文勝的時候,他根本就不知道IPO市場,李想也不知道融資是咋回事。現在這撥人,想的都是創業板,海外、海內結構,對錢的事情都挺清楚。” 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曾經投資過李想,投資了很多30歲以下的創業者。
除了上述特點外,通過我們的采訪,這一撥創業者還有如下特征:
他們大多從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接觸互聯網,目前是互聯網的主流用戶。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繼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宣布暫時關閉評論之后,今天午間115網盤宣布:“我們將在3月31日至4月15日的這段時間里對非法信息進行整頓和清理,屆時將暫停新增文件大眾分享以及微博分享功能,之后便會恢復正常使用,敬請大家>>>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