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一個公開場合,有人問李彥宏是否會收購雅虎。李彥宏說,百度這么多年一直就只做搜索,沒想干別的事。他說:“以百度公司的定位,并不適合購買很大的公司。雖然雅虎市值只有百度的40%,但實際上雅虎業(yè)務量依然很大,且已經很成熟,甚至進入走下坡路的階段,收購過來將是很大的包袱。搜索引擎需要保持中立,不然會出問題。”
事實確實如他所說,當別的互聯(lián)網大佬紛紛忙于四處出擊的時候,百度就堅守在搜索領域。這也是百度目前占有中國搜索市場八成份額的最主要原因。
即使在2011年第四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82.5%的情況下,百度員工們預期李彥宏還是會說“現(xiàn)在,我們距離破產只有30天了”。對此,李彥宏笑了一下,“這是我6年前說的,永遠有效。”他接著說,“在全球化時代和一個最變化莫測的行業(yè),技術的變革、資本的無情流動、消費者面對越發(fā)多元化選擇時的不穩(wěn)定,都讓我們終日如履薄冰,只有比別人更快地行動,杜絕一切形態(tài)的浪費,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李彥宏(新浪科技配圖)
根據上個月剛出爐的2011年財報,百度2011年總營收為145.01億元(約23.04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83.2%。這讓這家跑得最快的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CEO的“破產”之語顯得有些危言聳聽。他常常在內部會議上拋出這句“離破產永遠只有30天”,而且離他越近的人聽到的頻率越高。在激進的中國互聯(lián)網界,李彥宏是個“異數(shù)”,他說自己是一個慢性子,內斂、冷靜、專注、充滿危機感。而百度的性格一如其創(chuàng)始人的思維特質,崇尚極簡主義;堅持做市場足夠大、最擅長的東西,而非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來不跟風。百度的工程師們并非像藝術家一樣工作著,他們只相信用戶需求決定一切。
簡單,再簡單
14世紀的邏輯學家奧卡姆認為,切勿浪費較多東西,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他主張用最少的思維消耗、最簡單的方法獲得盡可能多的思維成果。百度副總裁王湛說,百度崇尚的就是這樣的簡單哲學——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他認為,這種價值觀讓百度變得更專注。
這個原則被李彥宏運用到產品設計上,就變成了用戶體驗第一,崇尚簡單易用。“用戶在不同搜索引擎產品之間轉換的成本幾乎是零,一招不當,用戶就有可能離你而去。”王湛說,“這不像換電信服務商,還得換電話號碼。”
在他看來,只有把一款產品做到最簡單,別人才不可能超越。競爭對手不得已只能選擇做加法,但一旦他做加法,就更不能超越自己了。
百度的網頁搜索技術部門聚集了中國最懂搜索的數(shù)千位工程師,每天都有30多項技術升級上線,搜索的質量每天都會有0.02%的提升,一個季度下來,百度的網頁搜索質量能提高2%。“這個數(shù)字看上去微乎其微,但歷史數(shù)據和經驗都證明,搜索質量差距達到2%,落后者的市場份額便會直線下降。”百度首席產品結構師孫云豐說。
在李彥宏看來,創(chuàng)新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就取決于產品是否足夠簡單,不用復雜的學習使用過程。“比如從‘框計算’,到開放數(shù)據平臺,再到開放應用平臺,整體的思路一直有非常高的一致性,就是為用戶節(jié)省更多時間。傳統(tǒng)的搜索引擎通過‘框計算’,用戶獲得一系列的鏈接,要一個一個點開來獲得信息。開放數(shù)據平臺和開放應用平臺后,用戶不用點擊鏈接,就可以獲得想要的東西,從而省去了一大步。”
需求性創(chuàng)新
在講求標新立異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和那些主張“用戶永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市場潮流需要引導”的公司相比,百度的產品核心理念是用戶需求決定一切。“如果技術不被市場所需求,它的價值就會很低,不要為了喜好或虛榮心而開發(fā)酷的產品或技術,決定一個產品好不好、一個技術是否有機會,永遠是用戶,他們有需求,你就做,他們沒有需求,你就不要做。”王湛說。
他舉了一個例子,早先,百度的網頁搜索讓百度用戶可以“即搜即得”,這為中國網民每年節(jié)省10億小時。但李彥宏并不滿足:能不能再簡單一些,讓用戶“不搜即用”,他拋出這樣的想法。隨后百度“新
推薦閱讀
3月31日,百度近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20F文件表格,首次曝光了2011年7月投資去哪兒網的協(xié)議,文件顯示,百度持股去哪兒網持股比例為62.01%,并且后者2011年已實現(xiàn)盈利。在對去哪兒的無形資產評估中,商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彥宏重視搜索 百度鳳巢廣告系統(tǒng)改革成功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