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在詞典里本來是指中國古代的舟師。但時代發展到今天,這個詞的釋義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受雇于網絡公關公司,為他人發帖回帖造勢的網絡人員”,這是如今“水軍”最標準的Logo。
這幾天,隨著舒淇突然宣布退出新浪微博,水軍這一特殊而隱秘的職業,再度在公眾話題中升溫。一群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卻能逼得老牌女藝人落荒退博,水軍的火力和殺傷力足以讓人汗顏。
如今隱藏在微博背后的水軍,到底怎樣完成一次次“隔山打牛”;這種雖不違規卻時刻戴著道德枷鎖的職業,到底有著怎樣的計費方式?娛樂圈的微博水軍,又是怎樣適應這個圈子的風格?昨天,記者進行了采訪。
業務員很熟練地“報價” 220元增加10000粉絲
隨著微博實名制的推廣,水軍最近的日子并不好過,而且顯得更加低調和敏感。對于記者的采訪來說,陡增了不少難度。
昨天,記者聯系了一家“水軍大戶”——某網絡推廣站,這家公司位于湖北宜昌,號稱是“專業的網絡營銷推廣機構和口碑營銷平臺”。
記者首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杭州一家錄音工作室的老板,因為“工作室的微博影響力一直很弱”,所以想“通通路子”。
對方負責人小周很熱情,直接報價——120元增加5000粉絲,220元增加10000粉絲,單條微薄轉發1萬次400元,微博評論0.6元/條,定向@0.8元/次(含3人)。
不愧為“行業翹楚”,小周說,他們“水軍十萬”添加的粉絲,質量都是“杠杠的”,足以以假亂真:“黑粉和僵尸粉,我們會搭配著幫你們增加。”
“僵尸粉”(微博上的虛假粉絲,花錢就可以買到“關注”,有名無實的粉絲,通常是由系統自動產生的惡意注冊用戶)大家都比較了解,但“黑粉”就相對高級了。小周說,所謂“黑粉”,都是用程序盜來的賬號,即帶頭像、帶關注、帶博文,就是真正有人在使用的微博賬號。“但也有風險,一旦博主發現,他可能會取消對你的關注。”
小周說,如果給記者的錄音棚微博加粉絲,黑粉和僵尸粉會有一定搭配比例:“通常10000個里面,有三四百個是黑粉,外行人絕對看不出來。”
隨后記者提出疑問,自己是錄音棚,如果隨便加粉絲,似乎針對性不強。小周立刻掏出定心丸:“我們可以搜索人群,然后定向@給他們。”小周說,像音樂方面的客戶,他們就會去一些歌手的微博上抓粉絲:“比如莫文蔚這里抓幾百個,誰誰誰那里再抓幾百個。”
記者又提出“黑博”的問題,小周介紹了基本操作流程,就是競爭對手每次發了博文后,就派人去評論:“當然,這個會做得比較委婉,比如留一些偏負面的評論,但絕對不會冒臟話。”
至于費用支付方式,水軍這一行都是“先付錢,后辦事”。小周說,比如你們工作室今天想增加2000個粉絲,再轉發10000次某條微博,可先算好總價匯款過來:“這樣的量,當天絕對能辦完。”
知道轉發的是假新聞 這名小水軍也懷疑過自己
看起來,水軍公司錢挺好賺,但這么多雇傭兵去哪里找?
記者采訪獲悉,目前像“微播中國”、“92推”這樣的網站很多,類似于一個個人口集市。想做水軍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資料掛在上面,有業務的時候,會有公司跟他們接頭。
網友“打過游戲”2年前開始做水軍,半年前把陣地從論壇轉移到微博。他告訴記者,有關娛樂圈的“微博博弈”,他參與過兩次。一次有關《金陵十三釵》,另一次有關《畫壁》和《白蛇傳說》:“非常慘烈,而且真的玩得很狠。”
今年1月9日上午到晚上,“打過游戲”一直忙得沒停過,就是不停轉發“《金陵十三釵》北美票房慘敗,遭外媒一片惡評”。派這個活的,是北京的一個上家,“他們隔天就付款,而且對錢也不太計較。”這一點,讓“打過游戲”感覺不錯。
那一次,“打過游戲”大概轉發了600多次,賺了100多塊錢。后來他才知道,自己轉發的是“假新聞”,是“純粹的誹謗”:“我朋友說,當時《金陵十三釵》的檔期調整到3月份了,也就是說,‘1月9日公映’這個事根本沒發生。”
這件事,一度讓“打過游戲”懷疑自己工作的道義性,但很快他就說服自己了:“反正網上弄弄,也不會害人性命。”
另一次,“打過游戲”同樣受雇于北京那家網絡公司,凡是當時有關電影《畫壁》的微博,他都要上去說好話,然后轉發。
這還不算完,對于同檔期的《白蛇傳說》,“打過游戲”就和他的“同事”們去做打手,發一些“片子真爛”、“制作粗糙”之類的評論。這些“打手評論”,上家通常都會發給每個人,精確到每一個字,“這樣也簡單,照著打就行。”
直到做完這個項目,“打過游戲”還都沒看過兩部片子。后來一次偶爾的機會,“打過游戲”在電視上看見楊子大罵水軍“無良”、“缺德”,“當時竟然有些臉紅的感覺。”
“不過,娛樂這塊,現在對水軍的需求量還是很大。”“打過游戲”的一個朋友在給電影公司做宣傳,片方坐下來第一句話就是“手頭有多少水軍資源”。
“打過游戲”向記者爆料,當時幫《失戀33天》“打炮”的那批水軍,全都賺大發了,聽說每人還有一筆獎金:“今年下半年電影多,到時估計還有得做。”
推薦閱讀
就在人民網拿到批文的消息傳出的同一天,證監會公告,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的IPO申請獲得通過。這是年內過會的最大一單IPO。種種跡象表明,A股擴容壓力正撲面而來。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