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年底開始,有關凡客誠品(以下簡稱“凡客”)的各種傳聞從未間斷:高管離職、裁員、資金鏈斷裂……近期,有又傳聞稱凡客巨虧,庫存積壓高達14.45億元。另外,有關凡客取消IPO計劃,首席財務官朱紀文離職的消息,也見諸報端。一時間,凡客再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對于身為凡客的創始人兼CEO陳年,外界自然要問,在這場危機中,陳年能否挺住?
從模仿到創新
作為凡客的CEO,陳年在創辦凡客前,已經在商海沉浮了近十年。
1997年,陳年參與創辦席殊好書俱樂部,并出任該俱樂部會員刊物《好書》第一任主編。1998年6月,應《中國圖書商報》之邀,創辦《書評周刊》。2000年,陳年參與創辦卓越網,是當年中國最早涉足電子商務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2004年2月,陳年出任卓越網副總裁,2005年4月,陳年從卓越網離職,創辦我有網。2007年10月,陳年創辦凡客。
離開卓越網創辦凡客,陳年是作為PPG的效仿者加入到服裝電子商務領域的,在四年多的時間里,成功地將凡客打造成根植于中國市場,業績遙遙領先的服裝類電子商務企業。
在很多公共場合,陳年并不避諱凡客成立之初,確實是在模仿PPG。
凡客的CEO陳年
2007年,PPG的網站吸引了陳年的注意,他決意效仿這種沒有門店和經銷商,通過網絡來銷售中等價位男士服裝的經營模式。2007年10月,凡客上線,銷售的主要產品正是和PPG非常相似的男士襯衫。
如今,PPG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凡客的男女服裝、服飾等各類產品的年銷售額已達數十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服裝銷售品牌。
從開始創立,凡客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打造互聯網快銷品牌,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下了很大功夫。一方面,凡客遵循B2C基本的網絡直銷模式,省去了實體店和經銷商的相關費用,保證了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凡客采取了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公司專注于銷售、產品品牌監控和品牌建設,靠后端業務的拉動來促進公司及整個行業的發展。
從模式來看,凡客根據客戶未來或潛在的市場需求,開發了各種服裝產品,然后客戶通過呼叫中心或網絡下訂單,最后通過物流公司把產品送到了客戶手中。公司通過將現代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零售業進行創新性融合,以區別于傳統的渠道分銷模式,采用更優化的直銷模式。
2010年,凡客又一反電子商務的傳統推廣模式,先后邀請了王珞丹、韓寒、黃曉明和李宇春作為品牌代言人,這在電子商務行業中是絕無僅有的。王珞丹和韓寒等都是互聯網上或者目標群體中號召力強的明星人物,凡客此舉被業界人士視為旨在關聯明星品牌和凡客品牌,增加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噓聲漸起
2011年,電子商務遭遇“寒冬”,凡客也無法獨善其身。
2011年,當當、麥考林兩家海外上市的B2C企業年報顯示,公司出現巨額虧損。這被視為國內電子商務企業遭遇“寒冬”的最強信號。而國內眾多電子商務網站的先后倒閉,則讓業內一片嘩然。總部位于上海的B2C網站大貨棧因股東喪失投資信心,于2011年9月宣告停業;9月29日,美邦服飾也發布公告,剝離旗下電商業務,轉給大股東打理。
在這樣的背景下,凡客也“麻煩”不斷。2011年下半年,凡客相繼爆出裁員、IPO延后、元老離職、旗下快遞公司如風達開始接外單等消息。
2011年9月,凡客傳出裁員5%的消息,有業內人士稱,凡客實際裁員數高于披露的數字,此舉目的是降低成本及優化財務報表,為IPO做準備。但凡客方面并未就此事給出正面回應。
在2011年5月,又有消息稱凡客將在2011年第四季度赴美IPO。但本定于2011年11月21日盤后提交申請文件的凡客,卻未能按照時間表啟動IPO相應程序。IPO延后引發了外界對于凡客資金鏈的質疑,隨后陳年親自出面辟謠,表示公司已經獲得F輪融資2.3億美元。
2011年末,有網友爆出凡客整個資金鏈存在問題。由于前幾年公司“瘋狂擴張產品線”,凡客的庫存堆積相對嚴重,估計至少有十幾億。該網友還表示,公司現在的員工年工資支出至少5億元,而凡客剛融資2.3億美元,人員工資已占1/3。凡客的銷售額尚不夠維持營銷成本,四年累計虧空可能超20億元。
與此同時,凡客旗下快遞公司如風達,在國內眾多快遞公司面臨“爆倉”、“無休”之時,卻開始掙公司以外的快件。而其接外單的原因之一是:凡客的訂單配送量“喂不飽”如風達的運能。
更讓公司和陳年頭疼的是,幾位元老相繼離職。
2012年初,公司CFO朱紀文入職半年后離職。業界認為,這是凡客放棄近期IPO后,公司高層的直接反應。在此之前,前總裁助理許曉輝、前副總裁張小軍等高層相繼離職。雪上加霜的是,風靡全國的“凡客體”策劃者、副總裁吳聲也離開了凡客,轉投京東商城任職。
科技訊創始人李忠存指出,凡客擴張太快,一味追求交易量,成本太高,導致凡客目前雖擁有約30%的綜合毛利率也無法走出虧損。
在業界看來,目前國內以京東、凡客為代表的B2C電子商務企業,普遍存在虧損,但在風險投資者的推動下,電商企業仍爭相燒錢圈地,通過巨額的廣告投放來提升流量、帶動銷量。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毛偉認為,新頂級域名和現有com等域名的區別類似私家車和公交車的區別,前者可以獨享,自己規劃使用,維護成本高,后者共享,維護成本低,但是域名空間很擁擠。給企業的好處主要有三條:保護和提升品牌、提升業務競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