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來了!一個流言在QQ好友之間流傳著。多年不聯系的同學突然出現在聯系人名單中,一個陌生人準確地在QQ上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好友分組中好像多了些陌生面孔;QQ圈子為什么會做到這些?它是否讀取了我的聊天記錄和私人信息并公布出去了?騰訊為什么要推出這個產品?企鵝要統治世界了嗎?
圈內人
在公開信息前應告知
小劉是個參加工作不久的應屆畢業生。前不久的某一天,當他打開QQ時,按照提示升級到了QQ 2012版。這個版本中多了一個“圈子”功能。打開該功能后,他發現,自己突然出現在一個“推特好友”的圈子里,這個圈子里的確有不少自己在推特上的好友,“可我跟他們沒互換過QQ呀”!小劉還發現,在另一個叫“高中同學”的圈子中,出現了很多很久沒聯系的同學,而有些同學,是自己一直避開不想見到的。
小劉的遭遇并非個別現象。各種使用QQ圈子后的感受開始在人人網、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傳播,有的人說“太神了,那么久那么遠的人都找到了”,也有的人大叫“怎么前女友和現在的女友在圈子里碰頭了!”
小劉很郁悶,也有一絲恐懼:“我使用QQ十年了,這十年里的聊天記錄就算存成文本文檔,也得有幾百M了吧,QQ能把我從來沒想著聯系的人‘揪’到圈子里,是不是分析了我平時的聊天記錄,才能知道這些人的名字?為什么我自己的真實姓名,會在圈子里展現給那些陌生人?”
也有一些懂技術或者直接從事互聯網行業的QQ用戶,在閱讀了QQ圈子開發工程師公布的文檔之后,了解了圈子的算法和運行原理。但這依然難以讓他們消氣:“即使QQ圈子沒有讀取我們的聊天記錄和私人信息,它所公開的信息也來自于我朋友們對我的‘標注’,但問題在于,它所公布的信息未必是我想公布給圈子中所有人的。換句話說,公開什么信息,公開給什么人,起決定作用的不該是一個算法,而是告知我,讓我來決定”。
開發者說
“只想讓你不忘卻好友”
開發QQ圈子的騰訊工程師看上去很委屈。在遭遇質疑后,他們在炮火最密集的網上知識社區知乎上,第一時間貼出了圈子的設計初衷和原理。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頓巴曾經發現,人的社交圈子范圍很小,親密好友可能有五個,密切行動伙伴可能有五十個,有親緣關系的氏族上限也就是150個人而已。超過這個范圍,人就會定期遺忘一些好友。這些在原始和古代社會沒問題,但在需要大量人脈和密集交往的現代社會,這種遺忘看上去就是人脈資源的浪費了。此外,當一個人要融入新的交際圈中,往往也會效率低下,因為不是人人都能熟練運用“六度空間”理論,迅速找出自己與新交際圈之間共同認識的好友的。
騰訊圈子的工程師描述說,“我們期望‘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事實上,我們正處在一種‘難交新朋友,忘卻老朋友’的尷尬處境中。”因此他們設想,將生活中過去、現在和即將進入的各種人際關系圈,一起放在社交網絡中,也就是中國最龐大的社交網絡平臺,QQ平臺上。
在嘗試了各種算法之后,工程師們發現,QQ本身所具有的“分組”和“備注名”功能,效果比一些復雜的數學算法還要好。圈子的實現原理是:如果用戶小劉自己建立了一個“高中同學”組,組里面有同學A、B、C;而A、B、C三人也建立了高中同學組,三人的組里都有小劉,并且他們都為小劉起了備注名“劉班長”,那么,A、B、C三人高中同學組中共同擁有的另外一位用戶D,就會出現在小劉“高中同學”這個圈子中,盡管小劉此前并未加D為好友,甚至可能因為兩人上學時的一些矛盾,小劉并不想聯系D。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財富中文網搶先點評2012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中,有14位企業家首次上榜,近1/3位子的被新秀占據。全球經濟大變革的環境下,許多新興產業催生大量年輕、頗具活力的中國企業家,例如:來自電子商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