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占據中國視頻網站行業前兩名的優酷和土豆(2011年第四季度網絡視頻市場收入份額優酷21.8%,土豆13.7%)發布聯合聲明,宣稱以100%換股方式合并。
名義上是合并,實際上,土豆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退市,優酷CEO古永鏘將擔任合并后的公司CEO,王微雖有董事會的一席之地,卻并無事務決策權,稱其被優酷“兼并”實不為過。
投資者的博弈?
在政策和市場雙向引導下,自2010年起,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的競爭風潮轉向了花錢購買清晰、獨家的視頻版權,門戶巨頭搜狐、騰訊和百度等紛紛進軍,原先依靠UGC(用戶自行上傳內容)起家的優酷和土豆也加入這一戰場。
視頻網站沒有 自行制作內容的能力,只能向電視臺和影視公司購買版權,部分熱播劇的獨家播放版權被喊到了一集上百萬的高價。當大家都擁有某部影視劇版權時,播放清晰度與流暢度又成了考量 標準,這是對帶寬成本提出挑戰。
“這是機會主義的辦法——大家拼命砸錢,吸引用戶,不惜成本。”資深互聯網評論家謝文說。視頻行業變成了燒錢的游戲。“就是大家比著燒錢,誰的錢多,能燒的時間長,挺得住,誰就能贏。”優酷的一名員工說。
行業老二的土豆網也面臨艱難處境。3月1日,土豆發布2011年財報,全年凈虧5.1億元,現金及等價物總額也就只有大約8.7億元。如果不被并購、融資或者發生奇跡,前途不容樂觀。在優酷并購前一個半月,業內一度傳聞其接近被新浪收購,只差簽字,終因王微當時還不愿出售而作罷。
據長期擔任土豆財務顧問的易凱資本CEO王冉說,優酷和土豆的并購從開始洽談到最終成交,為時不足一月,“速度之快超出常規。”
經歷了王微前妻上訴、上市暫緩的土豆,錯失了2010年融資的最好機會,被優酷大幅甩開。即便后來王微解決離婚財產分割可以上市,投資環境已經變得嚴苛,資本市場對土豆并不看好。2011年土豆上市前的關鍵時刻,投行仍然建議土豆網推遲上市,但王微在“最后三分鐘”決定堅持如期上市。土豆上市首日,股價跌破發行價,跌幅達11.86%,市值只有優酷的1/4。
土豆第一筆融資是2005年IDG集團的50萬美元,換得了土豆33%的股權,即使日后被稀釋,IDG仍然是土豆的第四大 股東。上市后王微手中的股份只占土豆總股本的8.6%,前四大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總持股額達48.5%。在新浪入股土豆后,王微是第六大投資者,掌控權被稀釋得所剩無幾。
如果土豆經營狀況得不到改善,投資者不能賣股退出,加之視頻行業盈利路徑不清晰,概念效應消退,被收購就成了最好的解決方法。“不因內在平臺產生的創新點而盈利,單靠資本催肥,一口氣上不來就哀鴻遍野,任人宰割。”這是謝文的評論。
被優酷購并,更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收購后首個交易日,土豆股價最高上漲178%。
土豆董事、IDG資本合伙人章蘇陽否認了他們對王微施加壓力或促成這項并購的說法。王冉則強調,做出被并購決定需要75%的股東同意,雖然王微持股比例小,但他有25.4%的投票權。也就是說,如果王微不同意,這項并購不可能發生。章蘇陽則說:“王微和古永鏘私下關系很好。”
抱團取暖
這次交易中,優酷一分錢沒花,它和土豆一樣,也花不起錢。2011年優酷的財報顯示虧損1.72億元,盡管優于土豆,而且比2010年改善了16%。但仍然沒有找到盈利之道。
在購并土豆后,優酷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不僅僅是流量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其視頻采買的議價能力、技術團隊研發能力和銷售能力都得到了增強。謝文說:“從狹窄垂直領域來說,拉大了和競爭對手的距離。”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胡延平認為:“合并后,雙方成本會降低,尤其是視頻采買成本,而且視頻廣告價格可以提升,總營收估計可達30億元左右。”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3月23日消息,中國品牌折扣網站唯品會IPO(首次公開募股)開盤價6美元,較6.5美元的發行價下跌7.7%,股票代碼為VIPS。 3月23日消息,中國品牌折扣網站唯品會IPO(首次公開募股)開盤價6美元,較6.5美元的發行價下跌7.7>>>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優酷土豆閃婚:生活繼續 導演換人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