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淡旺季,十年一輪回。團購網燒錢的今天,是互聯網公司滿街刷廣告的昨天;視頻網站燒錢的今天,是電視臺大興價格戰的昨天。旁觀者看得很清楚,當事人卻無法自拔,或許,他們正在超越前人;或許,他們正在把別人犯過的錯誤再犯一遍。
近幾年,一批視頻網站與衛視的趨同腳步正在加快,集體競爭產業鏈上游,自制劇、綜藝、微電影風生水起。在互聯網時代,還沒有一個行業,在內容的競爭上瘋狂到如此地步。去年,視頻網站掀起的電視劇“泡沫”比房產市場熱鬧得多:原本1000至2000元每集的電視劇,價格竟一度飆升至200萬元/集,增值幅度達1000倍。
在“天價”面前,財力雄厚的衛視們選擇了望而卻步。緊接著,視頻網站開始瘋狂地搶奪內容市場,網制劇、自制綜藝、微電影瞬間遍地開花。隨著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視頻網站已經意識到,單純地購買版權充實內容成本太高,轉向產業上游或將是唯一出路。
視頻網站與衛視競爭產業鏈:不差錢時代已過去
十年一個套路
大步邁向電視臺
電視臺也曾走過這一輪,瘋狂地購買版權,最后卻發現一切都是“浮云”。因此,在2002、2003年,一些主流衛視開始全面轉向電視劇頻道。視頻行業競爭不是一個簡單的創意、策劃問題,而是誰手里握有獨家資源,誰就可能贏。對此,CTR媒介策略研究部總監袁方教授認為:“媒體競爭到現在,電視臺走過的路,視頻網站也一定會走。”
也就在去年,視頻網站集體重演了這一幕:騰訊視頻以7000萬的高價買入《宮2》,每集的價格躥到了185萬;奇藝網買下新劇《太平公主秘史》時,每集價格達到200萬元。有媒體報道,2011年,電視劇的網絡版權價最高觸及到400萬元/集的水準。除了購買版權外,從研發到制作,一些視頻網站開始操縱整個內容產業鏈:走向與專業制作公司合作,并簽約藝人、導演、編劇。
當然,這條路并非毫無前途。現在國內80至90%的影視劇都是由社會公司制作,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鬧”,一年下來可能就拍一兩部劇。袁方教授認為,視頻網站比這些公司的資金要雄厚,“它們若是掌握住其中的竅門,掌握了好的劇本、演員,走內容產業也是有前途的。”
視頻網站走向內容產業上游,與這種播出平臺的貶值傾向有很大關系。袁方表示,這種只播劇卻不掌握劇的運營模式毫無前途,“如果只控制下游,就會變成一個單純的播出平臺,到最后這會演變成一場全產業鏈的競爭。”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雖然2011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總共達到414.3億元,但是以騰訊、網易、盛大、巨人等六家網游公司總收入卻占到85%,達到353億元,較2010年的253.8億增長近40%。其中騰訊游戲以158億排在第一位,超過緊隨其后網易(66>>>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頻網站與衛視競爭惡果顯現 已無錢可燒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