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咸魚)太平洋直購網涉嫌傳銷、詐騙和非法集資。據東方早報報道,太平洋直銷網三年吸金數十億,從其運營路徑上看,太平洋直購網的所有模式同傳銷極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向會員收取保證金,拉人入會,保證金層層批發,而其實際經營產品更像是個幌子。
北京時間2012年3月19日上午,網上到處充斥著有關太平洋直購網涉嫌傳銷、詐騙和非法集資的消息,包括幾大門戶網站都紛紛轉載了這樣的新聞。而到了下午,令人吃驚的一幕出現了,與上午負面新聞相反,下午部分網站竟爆出無數篇有關美化太平洋直購網站的文章。
太平洋上午涉嫌傳銷下午電商奇葩 誰在說謊
比如,在漢網上一篇名為“太平洋直購網創新BMC模式引各方關注”,中國經濟網標題為“太平洋直購網CEO唐慶南:另辟蹊徑的創業者”的文章,中華網更是標出了“太平洋直購官方網BMC模式解決電商誠信缺失問題”。這一反一正的表現,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到底是東方早報的報道有問題還是下午這些家網站的報道有問題呢?到底該如何去界定太平洋直購網站呢?一時間令人理不清頭緒。
北京京華律師事務所的劉宏輝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傳銷這一名詞來自于國外,這本是一個中性詞匯,傳入中國時,由于當時的人們利用傳銷這種模式做了一些諸如“老鼠會”的事情,所以傳銷在國內變了味兒,被人利用進行了非法的活動,于是變為貶義詞,同時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也出臺了禁止傳銷條列。
對于太平洋直購網站,劉律師說,自己曾經接到過一位男士的訴訟請求,這位男士稱自己的妻子在北京原本經營俄羅斯服裝生意,后因迷上太平洋直購網站了,便把家里的房子賣掉,籌集資金加入太平洋直購網,稱是購買太平洋域名。這位男士感到這種入會的方式具有傳銷性質,于是尋求法律的幫助,劉律師也曾同這位男士到過太平洋直購網站考察過,但最終這個事情沒能夠深入下去。至于原因,劉律師坦言,可能是當時自己對這個案子要價太高的緣故。
劉律師稱,國內幾家企業最初是傳銷開始的,后經過轉型后,已經合法化,能夠查得到的合法化后的企業就那么幾家,因為這種轉型需要一定的資質,就目前來看,除非有證據能證明太平洋直購網確實經過合法渠道獲得了這種資質,否則,是否涉嫌傳銷、欺詐以及非法集資都不太好說。劉律師稱,傳銷的合法部分為直銷,而直銷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價格便宜,正是這種便宜的價格驅使了太多的人加入其中。
劉律師表示,就目前來看,太平洋直購網應該是走在一個傳銷與直銷的模糊地帶,至少是參照傳銷模式去直銷。但關鍵問題還在于其是否具有實實在在的銷售產品,如果虛擬的過多,太平洋直購網仍很難逃脫傳銷的質疑之聲,同時,若當事人的利益遭到損害,并且只要有證據能證明或者說有訴訟案件并取證成功的話,那么,對太平洋直購網站的定性就明確了。
事實上,有關太平洋直購網站涉嫌傳銷的新聞早已經出現過,早在2009年,南昌市公安局就曾以涉嫌傳銷對其立案,,2010年11月卻認定“不構成犯罪”而撤案;但2011年,該局又根據江西省政府的要求再次立案;2011年7月,江西省公安廳因與省政府其他部門“意見不一致”,發函請示省政法委協調,江西省政法委回復時,一方面建議“請示國務院有關部門”,一方面要求及時預防該案“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如此出現戲劇性的反復,也讓太多的人摸不著頭腦。
據媒體報道,現年45歲的太平洋直購網董事長唐慶南曾是原“立新世紀”的經銷商,對于這一點,唐已經承認,而耐人尋味的是,“立新世紀”曾被深圳市工商機關依法查處過,2004年,“立新世紀”傳銷案也被國家工商總局列為全國十大傳銷案件之一。
推薦閱讀
谷歌表示:“這一安全港條款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使其成為一個自由表達,具有創造性,能帶來經濟發展機遇的強有力、革命性平臺。許多在線服務,包括亞馬遜、eBay和YouTube均受到《數字千年版權法》的保護,從而免受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太平洋上午涉嫌傳銷下午電商奇葩 誰在說謊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