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介紹,幾乎極少有奢侈品品牌愿意為消費者提供真假鑒定,愿意出面和網站進行交涉并愿意出具證明為消費者求償提供幫助的更是少之又少。
保修難,專賣店“只認小票不認貨”
由于奢侈品牌奉行“只認小票不認貨”的政策,沒有專賣店開具的購物小票,即使是在專賣店購買的正品也免談維修和保養。
訴訟難,消費者“付出多,收獲少”
網購維權往往需要公證購買假貨的過程,受侵害方起訴的過程繁瑣,時間長,得到的回報卻往往不大,因而使不少受侵害者無奈放棄維權。
原價上萬元的商品,在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只賣2折,而且還標識是“正品行貨”,網上真能掉餡餅?價格看起來如此誘人的奢侈品在第三方網站上網購真的安心嗎?這些“奢侈品”的來源又如何?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商品不僅沒有品牌方的授權,其中不少可能是所謂的“A貨”,或者就是赤裸裸的假貨。
從事金融行業的王娜打算給自己和先生買份結婚紀念日禮物。“聽朋友說奢侈品電子商務網站價格便宜一點,結果到走秀網一看,發現自己看中的同款巴寶莉經典情侶對表,專賣店售價近萬元,網站售價僅為2000元左右。”在京東網站上,記者看到,一款施華洛世奇愛心型的鏈墜售價880元,而在北京西單的專賣店里,這款鏈墜的售價為1300元,網上售價為專賣店定價的7折不到。
價格看起來如此誘人的奢侈品在第三方網站上網購真的安心嗎?這些“奢侈品”的來源又如何?
事實上,即使是京東這樣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也多次被品牌商稱“并未授權”,“保留對其行使法律手段的權利”。而廣受關注的全球網絡團購業鼻祖美國Groupon在華合資網站高朋網涉嫌銷售假天梭表事件,也最終以高朋網承認合作商家提供虛假代理資質信息,并表示對消費者提供賠償告終。
施華洛世奇、古馳等品牌均表示,并沒有與京東等網站合作。與此類似,瑞表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公司為TISSOT(天梭)手表在中國內地的唯一授權進口商和總經銷商,負責天梭表在中國的相關業務,并沒有在當當等電子商務網站上銷售品牌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電商網站的奢侈品來源,如同高朋網站一般公然售假有之,更多的還是“平行進口”或者是“海外代購”渠道的產品。此外,也有品牌方“試水”授權第三方網站銷售。
此外,針對網購奢侈品維權難,法律和商務專家建議,需消費者、被侵權品牌、監管部門共同努力,打出“組合拳”。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冬指出,國際品牌的門店遍布全球,其售后服務的標準應當是統一的,而不是多重的。
更重要的還在于網站的監管。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劉春泉建議,借鑒國外的經驗,必須對不誠信企業提高處罰力度,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加大法律的威懾力。
推薦閱讀
電商專家也難以說清太平洋直購網的BMC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營銷模式,有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網絡傳銷仍處于工商監管的“灰色地帶”,只能從傳統的傳銷的角度去定義,但是,網絡傳銷往往更具復雜性和隱蔽性。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購奢侈品三大公害:保修難鑒定難訴訟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