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為之傾倒的谷歌,是一家幫助員工發揮創造力的企業。我離開時的谷歌,則是一家只關注商業利益的廣告公司。”3月13日,網絡技術專家、谷歌前員工詹姆斯·惠特克這樣批評谷歌創新能力的萎縮。
創新曾是谷歌兩位創始人拉里和謝爾蓋一直追求的目標,他們在谷歌股票公開上市前,曾在致投資人的公開信中這樣說:“谷歌不是一家遵守常規的公司。我們也不打算做那樣一家公司。”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的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認為,盡管企業管理者可能認為是他們在控制企業內部的資本流向,但實際上真正決定資金如何花費的是投資者,因為投資模式無法達到投資者要求的企業將難以為繼。如果投資者的觀念沒有跟上技術創新的步伐,企業創新的種子便會被扼殺。
為了避免谷歌被資本力量所左右,上市時,谷歌決定采用一種雙重股票結構。一般慣例是同股同酬同等權利,每股都有一份投票權。但谷歌采用A、B兩型的模式,A型股票賣給公眾,B型股票由“自己人”持有,B型股票的投票權是A型的10倍。這種結構能夠讓擁有將近33%的B股股權的谷歌創始人控制公司的命運。拉里說:“新投資者對于本公司戰略決策的影響,將大大小于他們對其他上市公司所擁有的影響。”
拉里甚至表示,他們不會像大多數的上市公司那樣提供財務季度報表,稱如果管理團隊的注意力都放到一系列短期的目標上,就會像一個想減肥的人每半小時就稱一次體重那樣毫無意義。
可是資本的影響力和誘惑力是強悍的。隨著歲月的流逝,拉里和謝爾蓋早年的帶有純真色彩的創新理念逐漸被動搖,商業利益被放在公司考量的首位。
惠特克稱:“(早年的)谷歌自身像一個創新引擎,通過創始人獎金、同事評優以及20%的自由時間等來驅動員工不斷的創新。論壇如AppEngine、Google實驗室以及其他的開源項目等成為了我們創新的練兵場。而正是從這架創新機器里誕生了諸如Gmail、Chrome等戰略性重要產品,而且它們都源自底層員工的創新。”
可現在,谷歌似乎蛻化成蘋果、Facebook的尾隨者。喬布斯在去世前曾尖銳地說,在谷歌的產品中,除了搜索引擎,其余的都是垃圾,他尤其憤恨安卓對蘋果iOS的模仿。而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則評價Google+是小號版的Facebook。
谷歌似乎在步微軟的后塵,在成為商業巨無霸的同時,創新的動能卻逐漸消散,落入創新者的窘境而難以自拔。
推薦閱讀
據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軟件工程系陳暉老師介紹,已使用360企業版保護了數百臺電腦。校園網內學生機、教師機數量較大,在安裝了360企業版后,可以一鍵從服務器完成所有終端電腦補丁安裝,特別是每月微軟發布新的補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陷窘境 前員工批評谷歌創新能力萎縮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