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斷的用戶永遠是互聯網企業最欣喜若狂的,因為這是流量,也是可以變現的營收。
自2011年上半年,B2C網站燒錢搶用戶之后,美麗說與蘑菇街這兩家屬于第一梯隊的社交購物網站又開始了新的搶用戶大賽。
“目前,美麗說每天在騰訊平臺上的廣告投入就是40萬元。”3月15日,一位互聯網投資圈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美麗說開始大筆投入廣告來吸引新用戶。
這種豪擲千金搶用戶的做法讓缺錢的電商界同仁望洋興嘆。不僅如此,讓美麗說、蘑菇街足以驕傲的是,它們現在的年營收已經接近1億元,傭金比例接近10%。如果不是要砸金做廣告,它們的日子比虧損運營的電商好上不少。
但是,這些營收基本上都來自淘寶,不少人擔心,它們的高額傭金會不會被剝奪。
砸廣告搶用戶
蘑菇街于2011年年初上線,美麗說于2009年10月成立,都沒有經過3年的創業公司生死考驗期。但短短兩年,它們狂受用戶與資本市場的追捧,也被貼上了“類Pinterest”網站、“中國的Pinterest變種”等標簽。
對于這些標簽,兩家CEO異口同聲地給予否定。在陳琪看來,Pinterest是內聚型的網站,它的用戶會從全網上找到好看的圖片“Pin”到Pinterest中,但同一張圖片下,成員之間的互動很少。而蘑菇街是外放型的網站,將用戶的流量導給站外。從用戶與定位上,兩者也不相同。Pinterest的用戶是25歲到35歲的年輕家庭主婦,是基于圖片而被聚集到一起;蘑菇街的用戶主要是18歲-25歲的女性用戶,是基于消費體驗而引發了興趣愛好。
徐易容也表示,“美麗說其實只是借鑒了它的圖片瀑布流的展現形式,并不是同一種類型的網站。”他認為,美麗說的核心思路是用戶,內容也都是由用戶生成的,時尚分享需要用戶互動,所以,最終落腳點是社交媒體。
“蘑菇街是Social Shopping(社交購物),美麗說是Social Media(社交媒體)。到今年年中,就可以看出兩家網站有不同的思路。”陳琪表示,雖然從UI(用戶界面)上來看,兩家網站并無區別,但實際上并不相同。
從現在的狀態來看,能夠體現兩家網站有所區別的是“雜志”與“小組”這兩個產品。美麗說做“雜志”,蘑菇街做“小組”。雜志是媒體的做法,讓一些少數的意見領袖來引領消費與時尚的潮流。目前,在美麗說上已經有幾萬個美麗達人,其中“嗆口小辣椒”是網購界知名的時尚達人。蘑菇街做小組,也有時尚達人,但這些時尚達人主要是負責組織一群人,將這一群人的共同需求演化出來,而不是承擔發現的責任。
“從最后呈現給用戶的結果來看,這兩家網站并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是:美麗說做女生;蘑菇街是男女都做。”一位負責凡客達人的產品經理告訴記者。
“女性天然有分享的需求與欲望,如果都是女性,氛圍會非常好。我們不允許男性注冊,就是希望能夠給女性用戶提供一個純粹的討論環境。”徐易容解釋道,做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合適的場景,比如情侶肯定不會在一個嘈雜的菜市場里談戀愛,商務人士也不會在電影院里進行談判。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同時,對于有車族來說,總會有自己經常去的保養店和洗車行,所以很多推銷洗車保養服務的短信對于我們來說基本沒用,所以我們可以利用360手機衛士的關鍵字攔截,將洗車、保養等詞加入詞庫,這樣這些廣告垃圾短信就沒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