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長著娃娃臉的“資本巨鱷”,他舞動資本魔杖的重鎮便在深圳:中國平安他買到了,賺了20倍;騰訊,他沒堅持,痛失60%的天價股權。
他就是王兟,目前全球最大私人股權投資公司之一,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PG)的大中華區聯席主席。
他日前來到深圳,在“創業資本圈”節目中,隨和風趣地細說創投江湖一樁樁驚天往事。并披露了龍年開年自己買A股的投資。
買平安兩次被投委會否決
王兟是個“神童”。14歲半考入云南大學化學系,1984年去英國牛津大學求學,畢業后先到了麥肯錫,后到高盛。
1993年時,王兟在高盛的亞洲投資部,主理高盛入股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安排。
資本大鱷王兟
不過這次入股其實一波三折,充滿戲劇性:
兩次被高盛投委會否決,王兟第三度赴紐約力爭,才有了這筆賺了20倍的投資。
早在王兟接手前,高盛已經做了長達6個月的研究,結論竟然是:“在中國沒有任何投資保險的機會”。
王兟回憶說:“當時沒有想到這個投資會長達11年。”
被高盛投資委員會兩次否決后,王兟飛到紐約,當面跟投資委員會對話。
王兟至今還清楚記得自己是怎樣說服投委會的:
“美國3億多的人口,中國當時12億多人口,美國接近4000家保險公司,全中國當時只有12家保險公司,其中只有3家是全國性的。”
“如果按照人均消費保險產品來看,世界上最高的是日本。當時中國的保險業占整個GDP多少呢?0.02%左右。從這個趨勢來講,無論如何也是一個朝陽產業啊!”
“說平安的這些人不懂保險,那另外11個保險公司的管理層,有任何一個人懂保險嗎?還有,你們美國當年,保險業剛剛起來的時候,又有多少當時的管理層就懂保險呢?”
王兟最終說服了疑惑重重、問題多多的高盛投資委員會。
1994年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各入股平安2500萬美元,各占5%,后來每家又追加投資1000萬美元,股份變成7.5%左右。
這筆投資最終賺了20倍。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谷歌錢包創建時的工程師喬納森·瓦爾(JonathanWall)和谷歌錢包產品負責人馬克·弗雷德-芬尼根(MarcFreed-Finnegan)3月5日度過了在谷歌的最后一天之后,都離開谷歌,轉而加盟了另一家初創公司Tappmo。這兩了除了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資本巨鱷王兟談投資提及當年馬化騰及百度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