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購奢侈品的消費者,今天的白領已經成了每月工資都白領,收入支出嚴重不成正比的上班族,無法承擔奢侈品原有的巨額支出,而此時的網絡代購早已為普通人對于奢侈品的渴望打開了大門,而在工業化時代,這一形式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無數的奢侈品網站,為滿足中國人的華麗需求而提供服務。
但打開這些網站,華麗的品牌,低廉的價格,無不讓人心動,但你真的冷靜下來之后也難免倒吸一口涼氣:這還是奢侈品嗎?苦心經營幾十年,全球最好的原材料,最頂級的設計師和手藝人的作品,能賣這么低的價格么?于是奢侈品網站的真偽成為一個最揪心的問題。
走在今天中國的城市街道上,放眼望去盡是國際一線品牌。LV早已成為街標,而ARMANI,PRADA甚至一些不為人熟知的獨立設計師品牌都會遍布不少普通人的身上,箱包、鞋帽、衣褲,仔細看,總能給你驚喜。但是看過之后,總讓人不免想,是真的么?哪淘的?什么網啊?
真假難辨的奢侈品
奢侈品網購是一個這兩年電子商務中非常熱的垂直方面,一度引起非常強烈的投資風暴,但一陣熱過后迅速迎來了冬天。這主要是奢侈品和網購這兩個概念之間矛盾碰撞后產生的誠信問題帶來的信任危機。
消費者在奢侈品網購中權益難以保障,不良商家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奢侈品網站的行業危機。尚品網爆出裁員消息,呼哈網甚至網頁也被權益受害的員工黑掉,奢侈品網站即使在公司內部誠信也成問題,遑論其在與消費者買賣的過程,遑論其對于進貨渠道的真實保證。甚至京東、當當這樣的綜合電商也在出擊奢侈品的銷售時引來信任危機。而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更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張先生在京東購買了Burberry倫敦香水,比專柜便宜一半的價錢,但是貨到手后心里卻越來越不踏實,畢竟雖然便宜了幾百塊,但還是花出去幾百塊,只有真的品牌香水才能保證自己這幾百塊錢花得值,少的幾百塊省得真。但是詢問專柜卻得知,并不能對此提供鑒定,交談后發現,大多數專柜都不愿因為鑒定增添麻煩。很多公司也禁止專柜店員對消費者另外所帶來的產品進行鑒定,最多給出友情提示。
作為消費者,首先希望肯定的一點就是網購奢侈品的真偽,然而正是這最基本的一點,在網購奢侈品之后,就很難得到。
《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也就是我們平時熟悉的“誰主張,誰舉證”,這對非專業的消費者而言是一招厲害的殺手锏。能夠在網上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很少會是自幼在奢侈品的環境中長大的個中高手,又非職業人士,很難有專業的眼光和手段對自己的質疑提供有力的舉證,要想通過一己之力證明產品的假冒偽劣是難上加難,面對可疑的購買品真是一籌莫展。
對于網購的奢侈品,有的專柜工作人員只能展示出防偽標識,讓消費者進行比較,以此判斷真假,但書面鑒定文件是難以提供的。PRADA甚至表示全球范圍內品牌均不提供鑒別。
很多奢侈品公司都沒有部門具備鑒定商品真偽并出具鑒定書的職能,但一些名表的官方鐘表維修中心是能夠看出商品真偽的。工作人員可能會說“表有些問題,不能維修”,但也不會直說是“假表”,更不會出具鑒定書。畢竟,品牌公司沒有義務對非正規渠道購買的貨品負責,并且如今的仿冒技術極高,并非普通工作人員可以確定。而出具法律證明所帶來的一系列后續法律問題,也是專柜不愿面對的。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如果你的手機里面安裝有即時通訊工具,而你的性別又恰恰是女生,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成功地成為一夜情的搜索對象了。這些軟件中自帶的“查看附近的人”等交友功能,已經成為了一夜情的重災區。 APP、安卓、谷歌隨著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奢侈品網站真假難辨 商品參差不齊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