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電子商務中心對外公布了最新一周的網絡購物投訴盤點報告,當當網、唯品會、買特網、亞馬遜等知名網站紛紛上榜。投訴榜上排名第一的依然是“當當網”,當當網2011年多次出現“價格烏龍”事件,而近來,當當網又陷入泄密風波,很多注冊用戶稱其在當當網的賬戶余額不翼而飛,讓廣大當當用戶擔心不已。與之類似的“價格門”事件在業內頻頻曝光,消費者連連喊冤。
近日,國內專業的購物搜索網站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僅三成網購的低價宣言名副其實,有近七成的網站在“價格戰”中說了假話,為消費者設置了一個個低價陷阱。記者調查發現,在主打“低價牌”的時尚購物網站,虛報價格、低價陷阱等線下商業世界的重重陷阱同樣在這里上演,而對于消費者而言,網購維權的難度卻遠比線下大得多。
虛標原價充水打折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統計,虛標原價是電商促銷期間經常出現的投訴問題,此前,天貓舉行的“雙十一”促銷活動,多個商品涉嫌虛標原價,忽悠消費者,并且有多家知名網上商城被爆虛標原價,虛假促銷。
每到換季,部分商品總會打出換季促銷牌,服裝類商品在此期間更會大作文章。在一些購物網站,諸如“原價X元,現價X元”的促銷標簽比比皆是:“原價¥539,售價¥169”、“ 原價¥488,售價¥188 ”、“原價¥458,售價¥135”…… 看著上面心動的折扣價,你動心了嗎?
據悉,這些購物網站大都熱衷于標注兩個價格:“原價”、“售價”或“市場價”、“優惠價”……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感覺到所售價格是最實惠的。然而,當消費者真正拿到產品時,才會發現自己被忽悠了,這些產品可能原本就只值100元,所謂的“原價599元”只是廠商擺的噱頭。
名牌虛標原價忽悠消費者
2月22日一網友指出,在唯品會購買了一包尿布(10片),唯品會上面標注的市場價是168元,打5.9折是99元,此外還郵購了一些其他的嬰兒用品。收到商品后,該網友發現,尿布上吊牌價是108元,于是該網友于24日在線聯系唯品會的客服,聯系了一天客服仍然沒有給出回復。25號上午該網友再次詢問在線客服。客服表示,是按供應商提供的市場價來寫的,并沒有出錯。吊牌價是108元,市場價是168元,居然還說沒錯,這分明就是欺騙消費者。
據了解,唯品會是廣州唯品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B2C電子商務網站。以低至一折起的價格售賣名牌商品,作為品牌折扣網站,唯品會近來屢遭投訴,其企業形象大打折扣。
“釣魚”會員價騙你沒商量
另外一位山東網友日前遭受了同樣的遭遇。山東青島的青青在唯品會上購買了一件正品迪斯尼衛衣,該衛衣在網站上標注的市場價為719元,會員價可享受2.8折,折后為199元。青青覺得挺實惠,立即下單購買。當衣服送來后,青青發現衣服吊牌上標注的價格為239元,而非網站上標注的719元。帶著種種疑惑和不解,青青撥通了唯品會的客服熱線,但客服人員卻始終沒能給出合理解釋。
建議:多方采集價格信息
類似的“擺烏龍”絕對不是偶然事件。號稱全國最大的品牌折扣網,低折扣一直是唯品會的賣點,出現這樣的事,難免讓人質疑。事實上,這也是不少不講誠信商家慣用的伎倆,可謂是司空見慣。那么該如何來識別不良商家的這類價格陷阱呢?這就需要你多方采集價格信息,可以和一般網購價格、商場售價進行對比之后,再仔細考慮是否購買。
折扣名牌以次充好
記者日前從中消協獲悉,網購銷售引起的消費投訴已成為熱點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利用網絡或采取低價誘惑的形式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近千元就能買到“愛馬仕”錢包?約百元能買到“耐克”鞋?網購以其只有專賣店一二折的超低價格讓很多人心動不已,不過最終受騙上當的也不少。
業內人士王偉廉透露,目前國內大部分售賣國際名牌產品的電商都未得到各大國際品牌的授權,現在具備穩定的奢侈品采購渠道的網站并不多,網站上承諾的低價正品,大多是通過其他渠道采購的奢侈品庫存或尾貨。由于沒有授權,網店“正品”中是否有魚目混珠的情況,也沒有人能完全說清。
IT商業新聞網315投訴平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不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網購化妝品中“兌水”的現象很普遍,更有人聲稱,一些團購網站的名牌化妝品95%以上是高仿假貨,因此部分產品即使低至一折仍有高達1000%的驚人利潤。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子山)記者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投訴:價格虛高 名牌實則假冒偽劣品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