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了斷納市七年之癢
2011年年中,盛大網絡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價。隨后,盛大公布了私有化計劃。陳天橋家族選擇了私有化來擺脫盛大轉型調整期的煩惱。不過,這或許只是權宜之計,如何解決實際問題仍懸而待決。
2004年,盛大在納斯達克上市,陳天橋以31歲的年齡和150億財富,登頂中國首富。和他代理的游戲分享了“傳奇”的光芒。然而,2009年以來,盛大“攤煎餅”式的并購、擴張進展不利,反而帶來虧損和動蕩。如何收拾窘境,梳理、重構業務線條,以“網絡迪士尼”為訴求的盛大帝國,陷于迷茫之中。
一位投資界人士評價說,除了支柱業務游戲、上市受阻的盛大文學、得到牌照的盛付通,以及不少現金外,盛大沒剩下什么。2009年后的擴張,猶如春夢。
在盛大人眼中,陳天橋十分勤奮。只要時間、精力允許,他對盛大旗下各子公司各類事務都事無巨細地過問。
但他又以自負、驕傲聞名。他多次表示,華爾街不懂他的戰略,他不屑迎合。如果有人挑戰他的想法,最后結果要么是被說服,要么離開。
某種程度上,陳天橋是盛大惟一的大腦。圍繞他,盛大形成了“明白人”文化:它要求能理解核心決策并有強大執行力。換言之,這是陳天橋家族的盛大,職業經理需戴著鐐銬跳舞,按“橋哥”的意思辦。
陳天橋善“賭”,當年網游《傳奇》也是“賭”出來的。2009年后,陳天橋賭性更強,處理更急躁,耐心更少,容忍度更低了。這或許能解釋兩年來盛大諸多項目風光開頭,最終卻潦草結尾。
盛大網絡沒有明確的改變跡象,同時業務不斷調整,盛大高管離職不斷。高管頻繁離職使得陳天橋目前面臨人才“捉襟見肘”的境地,不得不把一些老臣派上CEO、總裁等關鍵崗位,其中一些甚至缺乏公司業務實戰管理經驗。
而惟一沒有變化的是對陳天橋思路的絕對服從。“互聯網其實不適合這樣森嚴的中央集權管控。”一位盛大前高管說,陳天橋應該給中高層多一些空間,讓這家公司存在一些自我調整、修復的能力。陳天橋總是進行一些短期內爆發式的投入,希望在某一項業務上迅速打開局面。但這樣會帶來更大的動蕩,使得一家公司缺乏積累。
推薦閱讀
陷于“活熊取膽”道德泥淖中的歸真堂又再引發了一個新的熱點——網絡水軍。李開復抨擊歸真堂喪失誠信,公關作假;不知悔改,利用水軍、攻擊他人、死人復活……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格)近期陷入全民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