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參加一個發布會,偶遇一位中央電視臺的記著,我問,315你們不報道一下團購網站的欺詐行為?對方回答,現在團購網站巴不得被爆料,都說您盡管報。他們拿爆料當免費廣告,團購網站的生存困境可見一斑。
團購網站的瓶頸在哪里?筆者認為,團購網站遭遇危機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團購的本質是線下業務,根本不具有互聯網基因。由于行業、地區的限制,團購網站并不具有全國性拓展的可行性。譬如,很多團購網站的服務性團購業務,例如團訂餐、團旅游完全是本地服務,這意味著一個在北京的團購業務,只能適用于北京的消費群,而不能拓展到全國,不具有互聯網業務的迅速拓展性。
第二,商品團購市場遭遇阿里系阻擊。很多團購企業避談商品團購,因為商品團購領域有著像淘寶、天貓以及如京東商城、當當網、卓越網等一大批超大網站占領。團購網站很難在商品團購領域有所突破。數據顯示,有淘寶支持的聚劃算團購業務在團購市場遙遙領先。
第三,分類信息網站瓜分服務團購市場。聚劃算吃掉了商品團購的最大蛋糕,而58同城、趕集網等分類信息網站,憑借在各地的地方優勢,開展服務團購,蠶食了服務團購的大片市場。在商品和服務兩類業務都難以有所作為后,專業團購網站步履維艱。
第四,除了受到地區與行業的局限性影響外,團購業務并非一個長效和連續的服務,不具有可持續性。很多團購網站和餐館、飯店、酒店合作,低廉的價格為后者帶來了巨大的客流,但實體門面的服務容量一旦撐滿,就不再需要團購。
這就好比是底價促銷活動,真正優秀的商品是不需要促銷的,比如蘋果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從來就不需要團購。而服務行業一旦獲得了穩定的客流,也會將團購網站拋到腦后。
當然,目前看來,資金也是團購網站的瓶頸。這并不奇怪,當投資人看到,中國的團購業務面臨地區業務的分割、不具有時間和空間的可拓展性,加之淘寶、分類信息網站的多路夾擊并定會選擇倉皇出逃。
筆者認為,團購業務需要長期資本支持、大量的用戶支持,以及強大的線下業務的拓展和運作能力。在經歷過喧囂之后,團購行業一定會更加良性。2012年團購在經歷了寒冬之后,一定會迎來一個明媚的春天。
(網友觀點,不代表人民網立場)
推薦閱讀
本地廣告是Yelp的主要收入來源,但谷歌(微博)和Facebook目前也都在大力推進這一業務。Yelp將于本周五IPO(首次公開招股),讓投資者得以密切審視這家企業。本次IPO最多融資1億美元,對Yelp的估值約為8.38億美元。 導語>>>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