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傅若巖)2月29日消息,作為谷歌競逐社交市場的重頭戲,Google+從去年上線伊始就被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譽為“社交網絡領域有力的競爭者。”然而,幾個月過后,Google+風光不再。
市場調研公司comScore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至今年1月,PC用戶平均每月在Google+上只花費3分鐘時間,同時Facebook的數據則為6至7小時。Google+已成為虛擬世界中的一座“鬼城”。
但這一說法卻被Google負責人反駁。Google產品管理副總裁布拉德利·霍洛維茨(Bradley Horowitz)表示,“Google+的設計目標并非成為目的網站,因此第三方不易衡量該網站是否獲得了成功。”
他認為,Google+是對谷歌其他服務(例如Gmail和YouTube的輔助)上提供個性化的社交網絡體驗。例如,當Google+用戶在谷歌搜索引擎中進行搜索時,將會獲得包括Google+內容在內的個性化搜索結果。
但他拒絕透露具體數據。而Google另一名發言人則表示,comScore的數據遠遠低于谷歌內部的數據。
分析指出,在缺乏用戶參與度的背后,是Google未能使Google+實現與Facebook的差異化。與Facebook一樣,用戶在Google+上也提供發表評論、文章、照片和視頻,并與特定的好友和聯系人分享的功能。但“不足以吸引用戶放棄Facebook服務,在Google+上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
實際上,Google+一些關鍵的合作伙伴也發現了該網站用戶參與度的低迷。去年夏季,社交游戲公司Zynga開始在Google+上推出《CityVille》和《Zynga撲克》等游戲,但在Google+上用戶數增長則不盡如人意。“到目前為止,Google+仍是一個不錯的平臺,但在用戶數增長方面進展緩慢。”Zynga首席運營官約翰·沙佩特(John Schappert)坦言。
而一位攝影師則指出,“Google+是一個額外工具,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來打理。但這些時間本沒有必要花費。”
推薦閱讀
IT商業新聞網記者咨詢北京東衛事務所梁艷艷律師,她表示,如果團購網站事先有聲明,那么就是合理的。消費者需要看清團購券信息,如果看到了仍選擇購買,那就是買賣雙方自愿,不存在爭議。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