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的用戶信息遭泄露,凸顯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安全機制如同一道紙糊的墻。
1月11日,“泄密門”發生的20天后,作為第一個被公開報道的受害者,中國軟件開發聯盟(以下簡稱CSDN)在北京宣布,將攜手阿里云邁出建立網絡安全體系的第一步——為開發者打造安全可信的平臺,從隔離核心數據開始。同時,CSDN公開承認包括自己在內的國內諸多網站的安全意識薄弱問題是導致用戶信息密集泄露的關鍵。
CSDN所做的一切被業內看作是其挽回不利影響的重要行動。
2011年12月21日,業界傳出國內最大程序員網站CSDN被黑客“成功擊敗”的消息,其超過640萬個注冊用戶的信息在網上公開。隨后的一周內,天涯社區、人人網、開心網和多玩網等十余家國內知名網站近5000萬用戶的信息在網上被黑客公布。
由于遭泄露的網站覆蓋社交、電子商務甚至個別政府部門的官網,一夜之間,“泄密門”成為互聯網上一個引發廣泛恐慌的“大事件”。
截至2011年12月29日,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統計,CNCERT通過公開渠道獲得疑似泄露的數據庫有26個,涉及帳號、密碼2.78億條。其中,含有與網站、論壇相關聯信息的數據庫有12個,涉及數據1.36億條;無法判斷網站、論壇關聯性的數據庫有14個,涉及數據1.42億條。
有分析指出,中國互聯網十余年的發展中,快速擴張的互聯網企業不知不覺地為自己埋下了安全隱患的種子。對安全投放的不重視,透露出這些企業沒有把用戶數據放在一個正常的位置,而這無疑是對用戶信息安全的公然漠視。這樣的現狀為黑客提供了良好的獲利環境,助長了一次次的黑客行動。而網企欠下的賬,在未來必定要陸續埋單。
擴張種下毒瘤
泄密事件發生后,CSDN創始人、公司總裁蔣濤公開坦承此前并沒有想到數據泄露會如此嚴重。在CSDN擁有不到100臺服務器,注冊信息只包括郵箱和密碼的情況下,蔣濤一度認為,這些注冊信息并不具備太大的隱私性,也不會引起黑客的興趣。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雅虎針對Facebook提起專利訴訟,是綜合考量的結果,事先對Facebook是否落入雅虎專利的保護范圍已經進行分析,因此,在雅虎專利保持穩定的狀態下,Facebook構成侵權的可能性較大。”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咸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用戶隱私保護機制形同虛設 網絡安全在危機中鳴響警報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