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咸魚)近日,媒體報道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正醞釀一則電影票“限價令”,繼“限娛令”、“限廣令”之后,這場即將到來的電影“限價令”猶如一顆輿論炸彈,在業內外掀起酣然大波。
一時間,電影院、團購網站、消費者和各界人士紛紛加入話題探討中來,各種觀點層出不窮。基于此,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就這一事件進行了采訪。
研究員陳杰人:
限價令背后與廣電總局和電影業利益息息相關
廣電總局的電影票“限價令”是在做一種“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事情,實際上,限價令只是一個幌子,限價令的背后是與廣電總局和電影行業的利益息息相關的。
在這份名為“關于進一步規范電影市場票務管理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文件中,在規定全國各地區設立統一最高票價限制的同時,還明文要求會員票、團購票價格不得低于票價的70%。這是在抬高電影票價,使自己和整個行業受益。
團購網站低廉的電影票價有利于普通市民買到實惠的電影票,即使出現票價不統一或者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競爭的市場也會自行去解決掉,完全沒有必要去搞個“限價令”出來。或許,正是團購網站低廉的票價讓廣電總局擔憂自己和電影業日后的收益問題。
另外,即使消費者在購買電影票過程中出現了票價欺詐行為,消費者完全可以通過投訴的方式解決,也有消費者協會去負責這件事,與價格限制沒有關系。限價與電影市場票務管理沒有必然聯系,限價在電影市場票務管理中更起不到任何作用。
資深律師華建明:
價格干預不是任何部門都有這個權利:廣電總局涉嫌違法
廣電總局監管電影票價的做法涉嫌違法。國家反壟斷法明文規定,不允許商家和行政機關給予價格行政指導行為。
同時,我國有主管市場價格的部門,由發改委和各地物價局主管。廣電總局限制電影票價格實屬違規違法行為,欲出臺限價令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目前,國家價格干預也不是任何商品都干預,更不是任何部門都有權干預。只有當市場出現惡意傾銷,以嚴重低于成本價格進行惡意傾銷并造成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時,政府行政部門才會干預。
同時,對于那些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的商品,當價格波動幅度過大嚴重影響百姓生活時,國家行政部門才會干預。廣電總局電影局電影票“限價令”屬違法行為。限價令即使出臺也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和法律效力的。
電影票“限價令”團購網站抱怨百姓叫苦
有媒體報道,以上海為例,團購網站電影票的價格一般均價在35元到40元之間,根據“限價令”標準,電影票價要在70元-120元浮動,這對于團購網站來說將是一場災難性的打擊。
部分網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限價令就是坑爹令,一旦漲價馬上就轉向網絡下載和盜版懷抱。”。
推薦閱讀
對于天貓醫藥館的上線,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醫藥電商弱小散亂,無法抱團難成氣候。借助天貓的平臺和認知度,銷售額會上去,也可培養網上買藥的習慣。但也有人認為,藥店進駐天貓,勢必引發價格戰。 天貓能否賣藥的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影票限價令:團購網站遭殃 廣電總局獲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