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澤)1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社交網絡Google+上通過認證;2月20日,Google+中國大陸解禁,玩膩了QQ空間、人人網、新浪微博的中國網民紛紛轉戰陣地;于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奧巴馬的Google+賬號成為數百中國網友點擊、跟帖以及評論的焦點。
比如,有人向他伸手要綠卡。有人表示,要把留言的地方作為廣告位來“招租”。還有網友寫道,“求蹭飯”,或是“總統你好,來中國我請你吃飯”。也有人關心,“總統先生,這些帖子是不是代筆”、“這么高的人氣會不會對競選下屆總統有幫助?”還有網友寫道,“總統先生,我想教您中文,這樣您就可以看懂所有的帖子。考慮好,可以私信我,謝謝”。還有人好不容易發了一句言,感慨說:“終于搶到停車位了。”
對此,奧巴馬競選團隊發言人Ben LaBolt稱,只要不是威脅攻擊的帖子,沒有理由刪除。不過,美國網民和媒體卻興趣濃厚: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26日報道,許多中國網民首先在20日發現奧巴馬的Google+賬戶,隨后便發起網上“猛攻”,并在24日和25日達到高峰,使得奧巴馬主頁上的留言幾乎全成了中文。即使中間穿插幾條英文留言,可仔細一看,名字竟然也是漢語拼音。有人調侃說,奧巴馬的主頁被數百名中國網民成功“占領”,不費吹灰之力就改成了中文版。
眾所周知,社交媒體曾為奧巴馬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立下汗馬功勞,因此他十分重視社交網絡。正在力拼連任的奧巴馬于1月30日讓他的Google+賬號通過了實名認證。美媒評論說,奧巴馬希望借助網絡贏得更多選民的支持,沒想到先被中國網友踏破了門檻。
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這一消息時,還配上奧巴馬2009年訪華時在長城上的照片。美聯社稱,“占領奧巴馬”這個用語是受“占領華爾街”一語的啟發而產生的。不過,“占領”行動也引起一些人士的擔心。有人稱,中國網民數量全球第一,今后如果有大量中國網友登陸美國的社交網站,美國要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網站,以避免崩潰的命運。
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周寧表示,美國總統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元首,中國網民與奧巴馬對話不是出于其他動機,只是帶著娛樂心態在虛擬空間找到了一個和他交流的機會,由此也成了互聯網上一件熱鬧事。另外,這種熱情發帖也不至于像西方媒體擔心的那樣嚴重,會癱瘓網絡,多數網民沒有惡意。
據悉,Google+是谷歌公司去年推出的一個社區服務系統,目的是與著名社交網站“臉譜”競爭。由于谷歌之前宣布退出中國內地,所以該產品在內地沒有多少影響力。此次中國網民刷屏“占領奧巴馬”,谷歌無意間再次贏得了中國網民的目光。
推薦閱讀
李開復建議:這個很容易解決,只要中國領導都開微博,這些網民就不會再去Google+給奧巴馬留言了。BBC調侃說,這么搞下去,就算中國撤了功夫墻,美國人也得再建一個防中國人。 1月31日,奧巴馬開放了自己的Google+頁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