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快遞實名制備受關注。此前有消息稱,圓通速遞已率先開始對寄件人查驗身份證。不過,昨天圓通高層澄清,“開箱驗視”與實名制是兩碼事,并未要求寄件人出示身份證件。
2月17日,圓通官網發布告客戶書,稱為了進一步加強寄遞渠道治安管理,保障快件安全和社會穩定,嚴格執行“開箱驗視”制度,把好每一件快件攬收的驗視關。今后,公司在收寄快件時,將一如既往百分之百要求進行快件攬收驗視。圓通要求客戶詳細填寫快遞運單,以保障快件安全、及時,但全文只字未提 “實名制”。
幾天后,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發布通知,要求全市快遞企業從3月1日起,在收寄快件時,必須當面驗視交寄物品,并加蓋驗視章。這份通知同樣未涉及查 驗身份證件的環節。中國快遞協會相關負責人坦承:“實名制推行還不具備條件,在浙江紹興的試點就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消費者不配合。”
圓通高層表示,如果推行實名制,快遞員攬收快件會很麻煩,影響快遞效率,但更大的阻力在于,國家法律并沒有賦予快遞員查驗身份證件的權利。目前,快遞員從業地位并不高,很多寫字樓、單位、大院門都進不去,更別說要求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
“連開箱驗視執行難度都很大。”韻達快遞員小謝很無奈。按要求,從3月份開始,他每天都要隨身攜帶一個印章,上面刻著自己所在網點的名稱,開箱驗視之后,在運單的第一聯蓋上驗視章。對于可疑物品或拒絕開箱驗視的,公司嚴禁攬收。
“我一天少說送90個件,開箱驗視平均每個件多耽誤2分鐘,一天下來等于晚收工幾個小時,很可能收件量還會下來最終影響收入。”他推測,很多寄件人并不愿意讓快遞知道送什么貨,尤其貴重點的物件。“如果消費者死活不配合開箱,我就白跑一趟了。”
宅急送新聞發言人熊大海表示,開箱驗視多年前郵政管理部門就有規定,但一些快遞企業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這次重新提出嚴格開箱驗視,也是吸取實踐中的一些教訓,堵住安全漏洞。“雖然會降低快遞寄送效率,但我們還是會嚴格執行,寧可不收風險件。”
市民反應
擔心個人隱私泄露
不管是實名制還是開箱驗視,消費者最擔心的是個人隱私泄露。
“現在快遞員流失厲害,今天還在送包裹,明天就跳槽不干了,讓我把身份信息交給他們,能放心嗎?就怕寄完快遞,騷擾電話沒完沒了。”市民寧女士對快遞實名制可能帶來的麻煩有些擔憂。更多市民則擔心開箱驗視,會加劇貴重物品的丟失率。
對此,快遞從業人員建言,如果遞送貴重物品,最好選擇保價快遞。如宅急送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分擔物品丟失的風險,建議消費者對價值2000元以上的物品投保,保費是聲明價值的千分之三。
另外,今年4月1日起,順豐也對托寄物價值在2萬至5萬元之間的快件提供保價運輸,保費是聲明價值總金額的千分之五,但不接受易碎品、鮮活物品、現金支票等物品的保價快遞。
專家建言
實名制可有針對性實施
“在全球快遞業,沒有要求所有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的慣例。”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介紹,以美國為例,應對郵包炸彈等風險郵件主要是靠技術手段,要求快遞公司所有轉運中心設置先進的X光機查驗包裹,重點嫌疑地區則由安全部門核查。
“保障快遞安全也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高風險快件嚴格控制。如首次寄件客戶、無固定場所寄件客戶等,需先出示身份證,由快遞業務員核對身 份,并對包裹物品進行驗視后再收件。”徐勇認為,技術手段是防范風險郵件的關鍵,應該加大投入在所有快遞轉運站強制安裝安檢設備,無須轉運的同城快遞,則 有針對性地推行開箱驗視。
推薦閱讀
“相對于中國整個數字閱讀大市場而言,盛大文學規模還是非常有限的,它的競爭對手包括當當、京東、漢王等公司。”洪波說道,“在數字化成為大趨勢的環境下,上市有助于其獲得先發優勢,在早期的渠道控制上有著更強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圓通稱尚未推行實名制 與開箱驗視是兩碼事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