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格)節假日大力促銷讓電商嘗到了惡果,電商行業持續的價格戰,讓已經上市的當當網在虧損的泥淖里無法自拔。
23日,當當網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凈虧損人民幣1.298億元,全年凈虧損2.285億元。今年第四季是當當網自上市后虧損最為嚴重的一個季度,財報解讀分析會的信息透露,其中去年底電商促銷所引發的價格戰也成為主要因素之一。
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當當網凈虧損人民幣1.298億元人民幣,第三季度,其虧損額為7337萬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當當網則凈賺1480萬美元。
電商價格戰走向自我毀滅 當當網促銷致毛利率下滑
也就是說,當當網半年虧損超過2億元人民幣。從全年來看,當當凈營收為人民幣36.19億元,較2010財年增長59%;凈虧損人民幣2.285億元,而2010財年凈利潤為人民幣3080元。
受盤前發布的財報數據影響,當當網開盤早盤大跌9.25%,但此后跌幅收窄,收盤報6.65美元,跌幅為3.9%,該股盤中最低跌至6.2美元。
據財報顯示,當當網日用百貨收入同比增長210%,目前占總營收的比例為39%。對于產業組合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當當網CEO李國慶進一步解釋認為,由于百貨銷售同比漲三倍,其價格比超市和購物中心低,所以導致虧損。
另外,在去年11月11日、12月12日等節點前后,多家電商網站接連掀起促銷狂潮,客觀上令電商企業營收大幅增長。數據顯示,當當網去年第四季度日用品營收增長達到210%。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為拉攏顧客推出的消費券促銷活動,麥考林、當當等財報也顯示這也影響了電商企業的利潤率水平,數據顯示麥考林2011年毛利率為33.6%,2010年則為41.7%。
事實上,電商企業“燒錢賺吆喝”的局面在業內已是普遍現象,近期一些企業也是頻頻爆出裁員甚至倒閉的消息。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曾指出,“價格戰不是長久之計,電商需要從中走出來,要回歸到產品本質與服務。不斷創新,推出具有特色的服務,能夠抓住老用戶,并且吸引新用戶。”
笑話一則
關于“電商用價格戰自毀自己的盈利模式”,在網上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段子:某日,某位電商和某位傳統店主交流。電商說:我們24小時送貨上門。傳統店主笑而不語。電商又說:我們價格便宜。傳統店主還是笑而不語。電商繼續說:我們融了很多資金。傳統店主繼續笑而不語。過了一小會兒,傳統店主問:那么,你們盈利嗎?電商:。。。。。。
推薦閱讀
經濟之聲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稱,施密特此舉是為了籌集和妻子溫迪的離婚費。也有消息說,施密特出售股票有很多原因,大多數是商業原因。 有傳聞稱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計劃出售240萬股谷歌股票,按現價計算,股票價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