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葉舟)繼盛大私有化后,阿里私有化的序幕也漸漸拉開。昨日消息報道,阿里將耗資190億港元將其在2007年上市的B2B私有化。而在其2007年上市期間,其總募資金額僅為約130億港幣。可見,私有化付出的代價相當之高。
關于私有化的原因,之前業內外人士有著各種猜測,比如認為與雅虎股權回購有關等等。昨日馬云正式表示,產業轉型升級是私有化的目的。
一直以來,馬云都漸漸看到了自己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比如因為上市公司的原因, B2B業務和資產很難無縫納入和對接到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發展思路和發展規劃中。
其實,每個企業在發展到一定時期的時候,都會面臨產業的轉型升級,而企業的轉型升級結果是好是壞,都對整個企業發展本身產生巨大影響。
究其原因在于,企業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巨大資本作為前期投入,而升級之后的盈利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回報,所以對于企業而言,轉型升級的成敗或將成為整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而鑒于上市公司對盈利和增速的迫切要求,從而使其轉型升級的戰略很難得到實施,這是此次私有化的核心原因。
但從此次私有化的成本和代價看,190億港元的私有化耗資,可以說這一舉動本身可以看成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代價。轉型升級未來要走的路,也是布滿荊棘。
轉型失敗的企業案例也屢見不鮮,阿里巴巴企業轉型升級的風險和給企業帶來的轉型陣痛,私有化后,阿里巴巴必須自己承擔。
推薦閱讀
搶注網站域名正成為新的生財捷徑。最近爆紅的美籍華裔球員林書豪也遭“搶注”,包括中英文在內的22個相關域名已搶空。藝龍、攜程、同程三大旅游網先后購回雙拼域名等熱門事件紛紛上演,掀開了龍年的域名爭搶大戰。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傷口 阿里必須自己舔舐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