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章全文:
據媒體報道,谷歌可以繞過Sarari瀏覽器的隱私設置,對Mac和iPhone用戶的瀏覽行為進行追蹤。這再次表明,網絡廣告行業亟需在隱私問題上加強自律。倘若一意孤行,不僅會失去用戶信任,有朝一日可能還會遭到監管部門的重罰。
這一情況與銀行有些相似。監管松懈導致他們肆意妄為,但現在卻面臨了更嚴格的監管。如果谷歌和Facebook等企業的行為太過分,最終可能也會因為監管收緊而導致業務受到威脅。
就在上個月,谷歌宣布將把旗下所有服務的用戶信息進行整合。這使得用戶很難繼續保持匿名狀態,而谷歌則可以更容易地向他們發放精準廣告。
Facebook最近也同意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FTC”)達成協議。該服務以往在默認狀態下將用戶資料設置為公開,但此后卻承諾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控制權。
倘若不多加小心,互聯網行業最終將在美國面臨何種境況?要了解這一趨勢,只要看看歐盟的隱私監管提案即可。歐盟委員會希望阻止企業擅自分享用戶信息,除非獲得用戶明確授權。倘若在美國部署這種規定,可能會對網絡廣告行業構成傷害。目前的互聯網服務在默認狀態下通常都會通過cookies追蹤用戶上網行為,用戶必須手動關閉該功能。
已經有一些機構呼吁美國加強隱私監管。FTC曾經呼吁推出一個“請勿追蹤”(do not track)系統,保護用戶的瀏覽行為不受追蹤。奧巴馬政府也計劃推出《隱私權利法案》(Privacy Bill of Rights)。美國國會去年更是提交了十余項隱私立法提案。
加強自律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這類問題通常源于開發者對待隱私問題時過于傲慢。最近有一家應用開發商被曝獲取iPhone用戶通訊錄信息。蘋果上周回應稱,將要求應用首先獲得用戶許可才能收集這類信息。
至少有一款Facebook應用曾經未經許可收集用戶信息。這些應用雖然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用戶,但卻會損害Facebook的信譽。
由于規定較少,互聯網在隱私問題上似乎仍處于蠻荒時代,并未引起很多企業的重視。如果關閉Gmail賬號或Facebook資料的用戶太少,那么少數人對隱私問題的抗議便很容易被忽略。
倘若互聯網公司不共同加強自律,最終恐怕就只能面臨鐵腕監管。
推薦閱讀
早在今年1月5日,鐵路部門就在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開通了“2012鐵路春運”微平臺,認證名稱為“2012鐵路春運”,旨在為2012春運提供便利服務,為百姓辦實事,實施“開放辦春運”。在為期40天的運營過程中,@2012鐵路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網絡巨頭隱私自律差 或將受政府監管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