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葉舟)盛大順利退市,實現私有化,在很多人看來,盛大似乎是在國外市場混不下去了,而業內專家卻持不同的看法,盛大的私有化無疑給中概股帶來了更大的契機與思考,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應該更多反思資本市場,看到“新浪模式”也是存在弊端的。
盛大互動娛樂已經退出了納斯達克,曾經的華爾街夢想在屢遭國際市場的做空后,這支中國概念股的典型企業主動選擇了私有化,選擇了“回家”。與其他退市公司不同的是,盛大的退市不是納斯達克的勒令摘牌,而是一種企業的自愿行為。
據有關媒體報道,陳天橋早有退市的意愿,早在2011年3月份,作為政協委員的陳天橋,就已經提出了加速推進國際版上市,助力紅籌“孤兒股”歸國效力的提案。
至于什么是“孤兒股”,這就要牽扯到“新浪模式”。依據我國1993年時的電信法規(禁止外商介入電信運營和電信增值服務),當時信息產業部的政策性指導意見是外商不能提供網絡信息服務(IPC)。
當時新浪在這種政策下想出了一條變通路徑。讓國際投資者通過投資離岸控股公司來控制在中國境內的技術服務公司,并由該技術公司通過獨家服務合作協議的方式把境內增值電信公司和境外離岸控股公司連接起來,達到離岸公司合并報表的目地,進而獲得上市。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認為,如果唯品會上市成功,這表明國外資本對于國內電商的態度轉向正面,也表明機構投資者的退出渠道在持續收窄后再次變寬。即使唯品會IPO闖關失敗,對京東商城和凡客的影響也不會很大。其定位和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