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慕習)隨著電商的瘋狂生長,人們對快遞行業速度和服務的要求也日益加強。為順應時代的發展,快遞也必須跟得上電商的步伐。近兩年,低廉的價格與不斷高企的運營成本,讓快遞公司始終處于惡性競爭的漩渦。而伴隨著一系列爆倉、停運、漲價等事件,“快遞業洗牌”的聲音不絕于耳。而今,快遞行業面臨著更大挑戰,快遞業要實施實名制和快遞驗視物品制度。這給快遞業的轉型增加了難度。
業內人士認為,快遞實名制會使得快遞業的成本增加,正略鈞策咨詢顧問張偉鋒表示,“快遞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一直以來以低價競爭為主,因此各家的利潤都十分微薄。一旦營業額下滑,而人員成本增加,許多企業很難有實力自己去消化,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整個行業通過抬高運費將這部分損失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
而對于驗視物品制度,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如果所有快件在攬收時都要100%的開箱驗視,那么快遞員的效率將大大降低,對于目前還是通過走量來提高收入和盈利的行業來說,將造成嚴重的影響。
其實,關于快遞實名制和快遞驗視物品制度早就有過相關探討。但是今年2月初,廣東省一起“郵包炸彈”案件再次引起社會對快遞安全的關注,關于快遞實名制、快遞驗視物品制度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快遞業轉型雪上加霜 面臨實名制和驗視物品挑戰
實名制就是客戶寄快件時需要出示身份證,快遞公司業務員要開包檢查、核實寄遞物品,還要將這些信息登記輸入電腦,而收件人也必須出示身份證接收快遞。目前公安部已經在浙江紹興進行了試點。而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也在上海試行過一段時間。
另外,國家郵政局規定,《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將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用戶交寄的包裹和印刷品,快遞服務組織收寄時應當場驗視內件,用戶拒絕驗視的,可不予收寄。這也就是驗視物品制。
根據國家標準,全國各地監管部門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北京郵政局17日發布《關于實行驗視蓋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市快遞企業從2012年3月1日起在物品類快件收寄環節實行驗視蓋章制度。
關于快遞實名制以及驗視物品制度,有利有弊,網友觀點不一,快遞也陷入進退兩年的尷尬境地。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1號店董事長于剛說,從一開始他就不認同純資本的驅動模式。“運營電商不是燒錢,你必須要有好的商業模式來持續不斷地降低運營成本,融資只是給了你擴張所需的資金。” 就在2011年底,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德勤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