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levis、飛利浦、諾基亞等官方網上旗艦店上購物時,有沒有想過,那些為你提供咨詢服務和處理訂單的人,其實并不是這些公司的員工。他們,其實是來自于多個“管家公司”的人。
網店運營經驗的缺乏,正是傳統品牌廠商的“痛點”。而這些“管家公司”就是所謂的電商服務商,隨著傳統品牌商不斷“觸電”,他們開始變得供不應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基于這一“痛點”成長起來的電商服務商們,正在形成一個體量龐大的新興專業市場。他們中的佼佼者,2011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十億量級。
調查顯示,目前僅在天貓平臺上為網店提供外包服務的電商服務商數量就已達上百家。其中的佼佼者如上海寶尊電商服務商在天貓上代運營的網店多達64家,去年的銷售額約15億元,超過電商新秀1號店同期銷售額的一半,涉及了服飾、家電、化妝品、母嬰、汽車等多個行業。
不過,電商服務商們每年百分之幾百的業務擴張速度,仍不能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天貓調查顯示,86.5%的天貓賣家有想法外包自己部分或全部業務,而且越是傳統產業和品牌產業對于第三方服務商的需求越大。
然而服務商市場供不應求,大的電商服務商挑品牌接業務的現象較為普遍,市場定價權也偏向服務商一方。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電商服務商的盈利模式分傭金、服務費、流水倒扣等模式,傭金比例從10%至40%不等。這也就使得大批的成長中的中小品牌急于尋找服務商。
“現在,消費者巴不得是今天下單,明天就用上,依托于之前單純的電商單個電子商務運營部門來實現一整套從導購、下單支付到物流的流程,不管人力物力上都是分配不過來的。”麗人麗妝總經理黃韜表示。麗人麗妝是一家化妝品類服務商。
事實上,目前社會化的企業物流、支付解決方案一直以來已經在電子商務中扮演比較成熟的服務商作用。市場的缺口其實已經逐漸從這兩個方面淡出,而更加集中在營銷服務端,比如企業大量客服人員的培訓、拍照、設計等視覺營銷和直通車、淘寶客等流量營銷。據了解,在所有的需求中80%的要求集中在企業客服人員培訓。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今天表示,未來幾年不會重點關注海外并購,海外并購和收購不是該公司未來幾年的關注重點。 北京時間2月17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今天表示,海外并購和收購不是該公司未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統品牌廠商試水電商 服務商市場供不應求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