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有消息說,上海大智慧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耗資1000萬元,收購了北京世華國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持有的世華財訊業務及其相關資產,同時接收了世華財訊核心團隊。
這不是大智慧第一次出手,不久之前,大智慧剛剛高調收購了香港阿斯達克、上海財匯兩家公司。兩家公司的收購價分別為2900萬美元和1650萬美元。尤其是收購上海財匯的價格,折合約人民幣1億元,這曾被業內人士質疑溢價過多。而此次收購世華財訊,價格僅為1000萬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價格要低了很多。
那么,大智慧這次收購是基于什么考慮呢?我們為此專訪了大智慧公司董事長張長虹。
張長虹:因為我們做的是金融信息服務,從收購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是整個產品技術團隊、產品結構我們覺得還是比較優秀,對未來的發展確實有一定的意義;第二強化對北京地區的服務。
資料顯示,世華財訊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數碼信息旗下控股公司,創建于1993年,注冊資本1.3億元人民幣。公司擁有近20年的專業財經資訊和金融數據服務經驗,為金融機構、高校、企業及媒體提供PC終端、手機終端、數據授權和資訊授權等一整套的金融信息服務,提供涵蓋宏觀經濟、股票、商品、債券和外匯等多市場的實時交易行情、衍生數據、資訊分析研究和數據分析工具。
大智慧首先收購的阿斯達克則是香港最大的財經信息公司,擁有350多家機構客戶,涵蓋國內外著名銀行、證券經紀商等,收購阿斯達克是公司布局香港市場和基礎金融資訊業務、實施國際化戰略所走的重要一棋。
大智慧登陸資本市場時間僅1年多,近兩年來,業績呈現逐漸下滑趨勢。公司2010年雖然實現營業收入5.67億元,同比增27%,但利潤總額1.79億元、凈利潤1.61億元分別下滑了17%、14%,尤其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僅為1.38億元,同比下降達24%。這一趨勢在2011年上半年未能有效扭轉。201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5 億元,同比增長僅5%;營業利潤0.66 億元,同比下降20%。凈利潤0.57 億元,同比下降25%。
分析人士認為,這與資本市場近年來的表現密不可分,但大智慧的確處于業務低迷期,要擴張還是要業績?公司的選擇是前者,其中,收購阿斯達克的積極影響在報表中已有所體現,公司收購的阿斯達克在2010年年報中實現了4個月的收入并表,對應營業收入4746萬元,凈利潤647萬元,分別占公司整體的8%和4%。到2011年半年報,如果剔除阿斯達克公司的并表收入,公司營業利潤將同比下降32%,凈利潤同比下降36%。
那么,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大智慧為何仍要堅持自己的擴張策略呢?大智慧董事會長張長虹表示,這主要是居于兩點考慮。
張長虹:我想兩點,一點首先作為企業來說首先是著眼于未來,對未來的發展有沒有更高的價值;第二點,比如收購完成通過整合后,原來整個可能是一種虧損的或者是怎么樣的,但是在我們這邊可以將很多的成本進行整合,比如關于自有數據的成本,人力成本等,很快就有可能成為比較好的盈利單位,比如收購香港的時候當時沒有利潤,到現在為止利潤成長了三倍。另外有些方面也會補足我們原來一些缺陷。
根據美國咨詢機構發布的數據,全球金融信息服務業總收入超過250億美元,約合1600億人民幣,而業內人士估計,中國金融信息服務業市場規模僅為50億元,而彭博金融資訊一家公司的年收入就能達到76億美元,因此該領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潛在市場蛋糕分外誘人。
在這塊廣闊是市場上,如何才能保持領先呢?大智慧董事會長張長虹認為,這取決于三大要素:團隊、流程和市場。
張長虹:三大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要有一個強大的技術和設計的團隊,因為必須要走到市場的前列,第二個是要一個完整數據的加工流程和整個數據的服務體系;第三個是要有一個具有廣泛意義的國內或者國際的市場來進行發展。
推薦閱讀
谷歌雅虎微軟等將展示新型廣告營銷工具,羅森表示,吸引廣告主使用預付費服務能夠使數字媒體公司的業績更容易預測,從而幫助這些公司更好地發展新項目。 北京時間2月17日早間消息,今年4月,谷歌、雅虎、Hulu和微軟等>>>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