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紐約時報》網絡版今日發表署名詹娜·沃瑟姆(Jenna Wortham)的文章指出,Facebook收集用戶個人數據的做法已在業界引發了巨大爭議,鑒于這家社交巨頭的主要營收來源與用戶息息相關,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講,能否擺脫對用戶的這種依賴,將決定著Facebook的未來命運。
以下為文章全文:
影響用戶生活
這個月,當Facebook提交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的時候,這家公司的員工份紛紛打開香檳慶祝。但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兩年前與好友發生爭執的鏡頭。這位朋友在我的Facebook公告墻上留言,對我當時迷戀的一首低級趣味的流行歌曲評頭論足,這讓我很不開心。
隨后,我們在來來回回的即時信息中爭吵了起來。他堅持說他的評論只是與我開玩笑,純屬幽默,但我卻認為他是在取笑我。由于我們之間的爭吵十分激烈,最終朋友難以抑制心中怒火,在匆匆寫下“我恨Facebook!”幾個字以后,便下線了。雖然我們最終和好如初,但這個插曲至今讓我念念不忘。
如今,這種朋友間的誤解似乎再普遍不過了。隨著人們的社交生活轉向互聯網,我們的情感也開始向互聯網轉移。簡單幾句話,在一些人看來似乎都包含著更深的用意。我是最早承認內心癡迷于互聯網豐富文化的人,這種文化已經深深扎根于我的生活。但與好友的裂痕讓我重新開始審視互聯網,發現這種媒介恐怕正在改變我的世界觀,破壞我與朋友之間的親密關系。
相互依存關系
近來,Facebook開始進一步挖掘用戶的個人數據,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和新服務,令其可以進一步加強這個將人與人之間聯系起來的網絡的控制。此舉已經讓部分人警醒,讓他們相信現在到了徹底與Facebook說再見的時候了。
我們中的不少人都對Facebook的情感十分復雜。即便我們偶爾覺得有了Facebook,生活簡直一團糟,但同時我們也不清楚如果沒有了Facebook,我們又該如何生活。
這種相互依存或許不是一種平行的關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圖爾克勒(Sherry Turkle)說:“我想不起來以前還有哪一種消極軟件如此深深扎根于文化交流。這家公司正在重塑我們對自我的看法,重新定義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數字形態。”圖爾克勒著有《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一書。
在Facebook申請IPO之時,這家公司與其用戶之間的象征性關系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IPO申請書揭示了這種相互依存關系對Facebook的業務是多么的重要。用戶每天上傳至Facebook的生活細節幫助建立了一家估值達1000億美元的社交巨頭。
圖爾克勒指出,并未所有人都對這種信息的曝光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而在這種激烈交鋒的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斗爭:用戶現在只得忍受互聯網的轉變——互聯網已從隨心所欲的“西部荒原”轉變為一個成熟市場,在這個市場,貨幣就是個人數據,它們為下一代的產品和服務提供了資金保證。
她說:“它集中體現了我們未來十年將要遇到的兩個問題——將人與人之間聯系起來的自我概念(即隱私)以及我們情愿為之付出的代價。我們必須去確定我們要在自身、廣告商和我們個人信息三者之間關系的界限。”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品聚網CEO葛斌斌稱盛大將收回其持有的金酷游戲股份,葛斌斌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品聚網CEO葛斌斌和老東家盛大的糾紛不斷升級。昨天,品聚網CEO葛斌斌稱盛大將收回其持有的金酷游戲股份,葛斌斌表示將通過法>>>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