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行業,吸引國內各路資本大舉殺入。不過,在一路狂奔幾年后,電子商務行業也開始面臨過度低價競爭、過度依賴資本推動等突出問題。進入2012年以來,部分團購網站破產倒閉,B2C網站突然停止廣告投放……
分析人士指出,電子商務行業以低價沖規模的發展模式,在當前銀根緊縮的大環境下,正承受著被資本舍棄而去的壓力,如果不盡快實現盈利,大量中小電子商務公司將面臨生存危機。
團購:最終存活率千分之一
周千是團購的狂熱追捧者,但元宵節的團購經歷卻讓他對團購謹慎了許多。那天冒著零下10度的寒冷,他和女友興沖沖地來到團購的餐廳時,卻被告知“已與該團購網站解除合作關系,團購券一律不接受。”而回頭打團購網站售后電話時,打了一整天才打通,而退款則需要等到15個工作日以后。
事實上,自從2011年底,國內如雨后春筍般的團購網站已經呈現出洗牌跡象,不少公司開始突然關閉省級分公司,收縮戰線。
團購網站在2011年的表現讓人驚嘆,從2011年初的千團大戰,到年中的萬團混戰,到年底的千團遭淘汰,團購行業足足演出了一場“其興也勃、其亡也乎”的瘋狂鬧劇。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誕生5800余家團購網站,而實際運營的團購網站則由7月份的最高峰5100家大幅減少至年末的3900家。換言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全國有近2000家實際運營的團購網站被淘汰,占到所有運營團購網站總數的三成。
而在剩下的三千多家團購網站中,不少已經開始了轉型。“盡管國內電子商務行業規模巨大,增長迅速,但這么多團購網站絕對是瘋狂,沒有到前五位的網站,其存活概率應該不大。”國內一家團購網站的副總對此憂心忡忡,春節后,他頻頻和獵頭接觸,打算跳槽。
對于剩下的團購企業,未來的洗牌之路可能會更加慘烈。人人公司旗下團購網站糯米網總經理沈博陽預計,一些細分品類的、地域性的團購網會存活下來,但全國性的綜合團購網站,最終存活的將不超過3到5家。
一些剩下的團購網站,也開始了被迫轉型。開心網團購外包給F團、聚美優品轉型B2C,不少團購網站轉型為網址導航、返利網等,以在互聯網的細分行業中求生存。
在倒閉潮蔓延的同時,團購卻依然受到消費者的熱捧,團購交易額不斷攀升,并屢創新高。2011年12月,團購單月交易額創下35億元的新紀錄;去年全年交易額高達216億元,月度環比增速近20%。
一家團購網站高管就感慨道,“團購以低價吸引用戶,而如果沒有真正的為用戶和商戶提供價值,難以實現盈利,低價的模式就難以持續”。
在沈博陽看來,2011年整個團購行業經歷了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市場上充斥著高薪挖角、賠錢爭奪商家等不正當競爭,而唯一的好處則是在短時期內教育了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接觸到了團購。
被稱為團購鼻祖Groupon披露的財報顯示,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虧損額達到4270萬美元,約合每股虧損8美分,與市場此前預期每股盈利3美分相去甚遠。而僅次于Groupon的美國第二大團購網站Living Social,全年運營虧損高達4億美元。
沈博陽認為,高額的人力成本、市場推廣費,再加上很難提升的毛利率,這些都是導致團購網不能盈利的因素。
不僅是團購,巨虧之下的B2C網站更令投資者憂心。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面對“網絡黃牛”的日益猖獗,國美網上商城、蘇寧易購等家電電商都已開始收緊特價商品的購買者真實性認證力度,包括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的甄別,以及同一消費者的購買限量等。 隨著國美、蘇寧兩大傳統家電連鎖巨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