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7日消息,據科技網站AllThingsDigital報道,雅虎和亞洲合作伙伴的談判正在積極進展中,一旦協議簽署,整個交易可能要到2013年才能完成。協議涉及到硅谷網絡巨頭雅虎、中國的阿里巴巴公司和股東日本軟銀三方,受到了廣泛關注。
雅虎管理層曾期望協議能在2月24日前簽署,這個日期也是活躍的股東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將向雅虎現任董事會發起公司代理權之爭的日子。但是,最終協議達成日期,包括出售雅虎在阿里巴巴的33%股份和雅虎在日本的35%股份,已經被推遲。有來源稱協議的完成可能稍有推遲至3月中旬。
雅虎亞洲資產情況(鳳凰網科技配圖)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這是很長時間以來最為復雜的一次多邊交易,三種不同語言,不同時區的三家不同公司參與,而且三者之間一直不是很對眼。”
三家公司都對此事表示出了足夠的重視。雅虎派出了CFO提姆·莫斯(Tim Morse),在雅虎選定斯哥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成為新一任CEO之前,他已經暖熱了CEO的位置。而阿里巴巴派出了CEO馬云(Jack Ma)以及CFO蔡崇信(Joe Tsai),軟銀則派出了掌門人孫正義(Masa Son)以及該公司美國業務掌門羅恩·費舍爾(Ron Fisher)。
使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的是,除了盡力達成協議,三家公司還要注意美國國稅局(IRS)的態度。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如果要做到此次交易的合法避稅,就要進行““巨額現金業務分離”(cash-rich split-off)”。雖然直到有實際協議在手,IRS不能采取“私人信件裁定( private letter ruling)”的申請,也不能依據假設的交易進行,但是協議仍然必須仔細擬定,以便能夠通過審核。而直到那時,雅虎令阿里巴巴和軟銀支付或捐獻的相關財產才能被使用。
華爾街日報對此解釋的非常清楚:要符合稅收規范的關鍵,是要削減股票并獲得資產來替代,而且不僅僅是現金資產。有稅收規定要求,現金不能多于交易的三分之二;這項規定在2005年實施,填補原有條文可鉆的空子。
這些可能也是雅虎的高管們考慮最多的問題,盡管此前已有不少報道也稱雅虎可能收購其他企業以避稅,其中包括Weather Channel、WebMD、Glam Media,以及Digg。但多個消息人士則表示,由于以下這些原因,雅虎不太可能收購上述這些企業:
首先,雅虎曾在財報透露收購的目標是多樣化收入來源,而這標志著收購應該帶來更多線上商務業務,而不是廣告業務或媒體資產。
第二,對于雅虎來說,國際資產比美國本土資產更有吸引力,因為存在更多有趣的可能性。這些資產甚至包括阿里巴巴已經持有的部分,如已經上市的Alibaba.com業務。技術上來說,通過阿里巴巴,雅虎已經間接掌握了一些電子商務資源,其他的可能性包括奪回雅虎現在被阿里巴巴擁有的中國業務。
第三,雅虎感興趣的美國公司可能看上去不尋常甚至十分大膽。最近的會議上提及的兩個公司是Netflix(在該公司股票大跌以前)和Yelp(雅虎曾嘗試收購,但該公司表示正尋求上市)。 在情況如此復雜之時,雅虎還要面臨董事會的變動。之前有消息報道,至少四名董事將繼續連任,這也意味著同時會有變化發生。
為了緩解勒布等帶來的壓力,雅虎將盡早宣布新董事會名單。目前湯普森出任雅虎CEO已有一個月,預計不久之后他將重點專注于公司的重組。
推薦閱讀
團購消費專家胡琛表示,團購電子券的流行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過年回家春運的壓力,而將團購電子券作為禮品也體現了消費者送禮模式的變化。同時,提醒消費者,在團購異地禮品時,最好選擇一些放心的團購網站。對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