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獵殺”15只中國概念股,導致股價大跌、做空者暴賺的Alfred Little,終于被揭開神秘面紗——這是化名,極可能是由境外投資基金EOS和境外調查公司IFRA的人共同組成。
日前,在美上市公司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馮銳接受《經濟大案》欄目獨家專訪,講述了調查的詳細經過。
據悉,這是國外做空機構“獵殺”中國概念股以來,做空者Alfred Little真實身份在世界范圍內的首次曝光。
中概股“獵殺”者被曝光
遭襲
中國礦業股 被指13億會計欺詐
2011年9月2日早上6點鐘,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馮銳剛起床就接到公司獨立董事的來電,稱有人匿名給公司寄來一份報告,指責希爾威“存在13億加拿大元的會計欺詐”。
希爾威是一家在多倫多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雙板上市的加拿大注冊的礦業公司,通過運營在河南等國內省份的六座礦山,成為中國最大的原生白銀精粉生產商,但公司主要資產在中國,主要高管都是中國人,屬于典型的“中國概念股”。
這份長達87頁的報告被同時寄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彭博新聞社。此前,已經有數十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遭到做空者“獵殺”,股價狂跌。
這時一查股市數據,希爾威股票做空方已猛漲到2700萬股,占總股本近16%。
當晚,馮銳與大多數高管通宵整理財務數據,第二天搶在股市開盤前,把工商年檢報告、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等95頁材料在網上公布。
“對方的指責要么毫無根據,要么草率武斷。公布的目的在于澄清事實。”馮銳解釋說。
開盤后股價從每股8.5美元直落到7美元,經過澄清,最終穩定在7美元以上,幾天后回升至9美元。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11年中國互聯網各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均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第三方支付、在線視頻、移動互聯網位列成長性前三名,網絡游戲墊底。 2011年,在歐美債務危機及海外市場寒氣逼人的大背景下,中國互聯網行業依舊取得>>>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