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拜年以簡單、便捷的特點,依然成為春節拜年方式的主流。可我們記者卻在調查中發現,這看似富有個性的短信拜年,卻常常是一條短信千萬人轉發,千篇一律,未必能達到誠心誠意拜年的效果。
小王是西安南郊一家公司的職員,今年春節期間,他共收到了七八十條拜年短信。一下子有這么多人給自己拜年,小王覺得很開心,一條條都看得很仔細。
小王:(讀短信)祝您新年快樂,精神象龍頭一樣強,前途象龍眼一樣亮,事業象龍嘴一樣大,財運象龍鱗一樣多。
由于這些短信都是年三十到初一朋友和同事發來的,內容上也是相差不多,看到最后小王竟然不耐煩起來。
小王:特別特別多,就是我在看晚會的時候和吃飯的時候,特別多,就象鬧鐘一樣。
記者隨機在西安街頭采訪了十多位市民,大家收到的拜年短信少則十幾條,多則上百條,但由于內容雷同、屢屢復制轉發,在同一個人的手機上竟然有不少短信內容撞車,讓不少市民覺得拜年短信現在都成了除夕一害,實在不堪其擾。
市民:大概有100條。
記者:還在手機上沒?
市民:都刪掉了。
記者:為啥要刪掉?
市民:它已經存滿了,收不到別的短信了。
記者:你感覺這些短信是他們自己寫的還是轉發的?
市民:轉發的比較多吧。
記者:轉發的能占到多少?
市民:百分之七八十吧。
也有市民調侃地說,不光轉發短信內容,有人竟將別人的名字也一并轉發過來了。
市民:這是我朋友明亮發過來的信息,玉兔踏雪祥瑞辭舊歲,內容看起來挺好的,結果一看后面是“薛鵬”給您拜年,一看這就是轉發的信息。
據統計,全國2011年春節期間短信發送量達300億條,僅在2011年除夕當天,北京的手機用戶就發送了近10億條短信。同時在網上更有針對不同人群的拜年短信,供大家參考轉發,但不少西安市民認為,這些看似方便實用的拜年短信,卻在不經意間沖淡了拜年的初衷。
市民:那樣子感覺很淡,只是形式上把年給拜了。沒有大家在一起親切,真實。
市民:我認為還是約一下,一塊出去,喝個酒,聊聊家常,拉拉感情。
推薦閱讀
Vevo與谷歌的合同預計至少還將持續一年,然而Facebook方面則希望能盡快與Vevo達成類似與音樂內容供應商Spotify所達成的合作協議。 1月25日消息 據外媒《福布斯》報道,為了在上市前為公司創造更多吸金的機會,社交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