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掀起清庫存運動?還看商務部“網絡零售”新政
●庫銷比達到4.5:1的臨界點,服裝企業就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
●按照目前的成本計算,若服裝零售單店的銷售額下滑20%,基本上意味品牌將消亡
●與2008年金融危機不同的是,“日子難熬的不僅僅是外貿加工廠,現在還向上延伸至服裝經銷商、授權商、品牌商。”
月初,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放風,“正在研究促內需的新政”。其中,一個頗大的手筆就是2012年,商務部將推動出臺《網絡零售管理條例》,研究制定《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
銷售冷清季寓言:服裝業庫存 銷售比高達6:1
那些在服裝行業里遭受重挫的企業們,看見一絲曙光。
有這樣一則“笑談”:即使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僅是倉庫里的壓庫貨,起碼能供國內的服裝銷售企業賣上3年。
“服裝庫存高企在行業內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代理一線運動服飾品牌十多年的趙卓告訴南都記者,現在的局面是,無論是耐克、阿迪,還是李寧、特步,一線品牌商的庫存與銷售比,普遍達到6:1,其零售單店的銷售額也至少下滑10%,情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糟糕。
喜慶的春節里,低迷的情緒仍籠罩著服裝市場。在賣掉自己創建的童裝品牌后,楊錫獲得幾萬塊的商標轉讓費,拿到這筆錢也意味著他“洗手不干了”。而像楊錫一樣關閉工廠,出售品牌的中小企業也越來越多。一些嗅覺敏銳的“尾貨”經銷商倒是從中看到商機,紛紛設立“網上服裝商城”,引導鏈條上的利益相關者將網購渠道作為“去庫存”的最新、最大戰場。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財經評論網站24/7WallSt.今日發布了它評選出的全美10大最遭恨公司榜單,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和老牌手機巨頭諾基亞均被列入。24/7WallSt.在評選該榜單時參考的因素包括:消費者滿意度、客戶關愛、產品和服務價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