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李琳)從18日凌晨開始,訪問維基百科的網民便看不到常見頁面,取而代之的是兩條法案的內容和參眾兩院議員聯系方式。維基百科以關閉英文版網頁24小時以示抗議,抗議國會正在考慮審議的兩則反盜版法案。
維基百科不是唯一一家對美國國會法案不滿的網站,18日當天,谷歌網站上的“google”標志已經被一個大黑塊擋住;部分社交網站和提供影音服務的網站也停止服務。可以說,這是美國網絡界首次主動“罷工”的行為。
除谷歌、維基百科外,另一家互聯網巨頭Facebook也公開反對這兩則反盜版法案。其創始人扎克伯格聲稱:“要創造一個更開放、更互聯的世界,互聯網是一個強大的工具。法案未經深思,不能讓它阻礙互聯網發展。Facebook反對SOPA和PIPA,也反對任何損害互聯網的法律。”,并通過微博呼吁網民向議員施加壓力。扎克伯格的表態獲得28萬用戶支持。
同樣,谷歌也向網民呼吁抗議此法案。19日,谷歌在主頁上加入鏈接,號召用戶抗議國會制定的兩部關于限制網絡內容法案,已有450萬人簽到支持該抗議活動。
此外,白宮表示,有10.3785萬人通過We The People網站簽署了請愿書,請求總統保護互聯網的自由和開放。
引起互聯網行業激烈反應的,是目前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兩個法案——眾議院正在審議的《網絡反盜版法案》和參議院正在審議的《保護知識產權法案》。這兩個法案的目的基本一致,即強迫互聯網公司封鎖違法網站,打擊在網絡上銷售盜版美國音像以及其他產品的行為。法案規定,如果一個網站被認定侵犯了知識產權,那么版權持有人就可以要求谷歌等搜索引擎屏蔽這一網站。這兩項法案還威脅對繼續為此類網站提供支持的搜索引擎提供商、支付網絡提供商和互聯網廣告服務提供商進行懲罰。
這項旨在打擊盜版、保護知識產權的舉措緣何遭到如此大的反對聲音,互聯網服務商擔心法案會帶來內容審查,妨礙創新。認為打擊盜版,必須鎖定盜版根源,而不應該禍及網絡服務商。谷歌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認為,這兩項法案實際上起不到打擊網絡盜版的作用,錯誤之處在于“搞錯了網絡盜版現象的根源”。他同時認為,這兩項法案中的一些條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不少技術難度,如給予版權持有人刪除互聯網鏈接的權利,以及認為搜索引擎建立相關內容索引為非法行為等等。
但并非所有的行業對此法案持抗議態度。在美國,媒體集團和網絡企業正進行利益爭奪。因此,法案得到了電影商、傳媒企業、內容提供商的支持。比如,新聞集團CEO默多克就指責Google導致盜版泛濫。
推薦閱讀
據了解,假冒的網站一般沒有注冊用戶環節,實名制認證形同虛設,輸入錯誤的身份信息也可進入付款環節,所有車次幾乎都顯示為“充足票源”。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唐茵)作為互聯網詐騙的主要手段之一,借春運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