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伊始,廣州的李丹就遇到了不開心的事:近日她在京東商城上購買的開心果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雖然京東商城已經表示將無條件退貨并將徹查堅決維護消費者權益,但承諾的服務一再打折是目前中國電商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糾紛、虧損、倒閉等重重困境包圍中國電商,品聚網日前的暫停服務則是中國電商遭遇“寒冬”的最新案例。
市場現狀
規模:去年網購近8000億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巨大的潛在空間吸引大量的熱錢涌入這個市場,去年一年近300億元人民幣投入電商領域。
與李丹一樣,眾多消費者都喜歡在網絡購物,其便利、優惠等特點已深入人心。家住廣州天河的王東是一家公司的技術人員,他告訴本報記者,從牙刷到衣服、再到家里的電器,幾乎都上網購買,每個星期家里都會收到快遞公司送來的貨物,“上網購買免了很多麻煩,而且可以進行比價”。
根據艾瑞1月11日發布的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數據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接近8000億人民幣,達7735.6億元,較2010年增長67.8%。
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將從2010年的2.9%增至2011年的4.3%,2012年這一比重將突破5%。從季度數據來看,2011第四季度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2369.8億元,環比增長20.0%,同比增長47.1%。
吸金:一年吸引投資近300億
在巨大的網絡購物背后,則是中國網民的快速成長,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 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同比增長17.5%。龐大的中國網民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巨大空間, 吸引熱錢大量涌入。清科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電子商務行業(包括B2B、B2C、C2C、團購、支付及電商服務提供商)已經披露的投資事件為93起,相比于2010年的65起投資事件,數量增幅達43.08%,而已經披露投資金額案例為77起,投資總額高達46.91億美元,按照昨日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這個數據高達296億元人民幣。
企業:電商網站如雨后春筍
在熱錢的催促下,中國電商則如雨后春筍般成立,互聯網從業人士海鵬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團購網最瘋狂時期,10萬元都有人做一個團購網站。據“團 800”的數據顯示,在去年最高峰,團購網站曾經超過5000家,而單單在電商行業的團購領域,2011年,中國團購網站就共推出了54萬期團購活動,吸引了約3億人次購買。而在高薪、股權激勵、新興產業等各種吸引下,電商成了各路人才爭相進入的領域。據記者了解,從2010年開始,IT行業其他領域的多位人士紛紛投入電商懷抱。
成長的煩惱
服務打折糾紛不斷網民維權難
電商繁華表面的背后,則是用戶不斷增加的投訴和糾紛。類似近日京東商城商品以次充好的現象在電商行業屢見不鮮,2011年底,高朋網出售假天梭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該次團購的是一款天梭表被踢爆是“非正品”,而窩窩團則被曝出拖欠客戶廣告費。互聯網知名人士、正望咨詢總裁呂伯望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電商領域也有一些投機分子,一些電商從業人員只是在某個網站呆過幾個月,就自己成立一個網站做電子商務,這些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叫電子商務,他們的目的就是來圈錢,這就直接導致電商行業良莠不齊,導致了服務大打折扣,糾紛不斷。
在服務打折、承諾不兌現,甚至關門走佬的情況下,受傷的則是廣大網友。去年11月,知名網站24券中山站突然關門,中山數十名商家拿不到協議款,拒絕接待團購顧客,而網站售假后網友無可奈何的現象比比皆是。廣東律師江艷冰對本報表示,目前中國互聯網發展迅猛,但相關法律法規卻相對滯后,一旦出現合法權益受侵犯,網友維權較難,一是成本過高,二是如何取證較難。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概股“獵殺專業戶”渾水公司的創始人布洛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罕見地表示,考慮買進優質的中國公司股票。有資本市場人士分析說,市場對中概股的信任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恢復,在大環境普遍低迷的不利因素下,做空潮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行業2011吸引投資300億 熱錢涌入快企業燒錢更快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