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消息,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道,社交網絡也許有一天會對人們獲取購物推銷信息的方式產生革命性變化,但這尚未發生。個性化網購推薦供應商Baynote對美國1000位假日購物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80.2%的受訪者稱Facebook等社交網站并未影響其購物決定。
該調查針對網路星期一至圣誕夜期間的購物者。調查還說明,平板電腦是電子商務領域的最大影響因素,有48.6%的平板電腦用戶曾使用該設備進行購物;電子郵件則是最有用的推銷渠道。
Baynote為戴爾、AT&T、票務網站StubHub等提供個性化電子商務服務,利用技術比較出網站用戶的瀏覽習慣與其他購物者的不同,從而進行相關產品推薦。
人們可能都認為消費者所知道及信賴的產品會受到社交網絡的一些影響。人們接受調查時不一定能準確報告他們的行為,他們也許也沒意識到社交網絡影響了他們的購物決定。但調查還是表明,大部分購物者并沒明顯受到社交網絡的影響。它也說明目前已有20%的購物者會直接受到Facebook等網站的影響。該比例算比較大,表明可推動口碑效應的強勁社交媒體服務有助于零售商的銷售。
亞馬遜的移動比價應用Price Check讓購物者可以在實體店看產品,然后在網上購買,這會影響實體商家的生意。然而,Baynote發現情況卻剛好相反,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有93%曾在網上了解產品后,接著去實體商店購買。
線上線下的零售商如想通過促銷活動接觸消費者,則應當瞄準電子郵件。62.5%的受訪者稱,電子郵件是接收推銷信息的最有用的方式,而稱郵寄廣告、搜索引擎結果和團購最有用的比例則分別為16.7%、11.8%以及4.9%。只有2.5%的受訪者稱Facebook是最有用的推銷渠道。這表明社交網絡的推銷信息推送系統仍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如Facebook上的頁面標簽、廣告及贊助內容(Sponsored Stories)。
另外,有近一半的平板電腦用戶曾使用該設備進行購物,這意味著現在所有的消費者當中有8%是通過平板電腦購物的。
推薦閱讀
趙保樂委員說,在小組發言中,他建議有關部門關注微博,建立表彰、懲罰、監督和黑V制度,沒想到引起了軒然大波。趙保樂解釋稱,假冒偽劣產品、食品等人人深惡痛絕,微博作為新興科技成果,人人都可以發布言論,為了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調查稱80%假日購物者不受社交網絡影響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