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方方)1月7日消息,網購火車票實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重慶的一名農民工給鐵道部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網購火車票的不滿,這封信引起了一場關于公平與效率的爭論。
有分析稱,此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對農民工來說是不公平的,應叫停網絡售票。
然而,也有評論認為,網絡售票是大勢所趨,不存在公平與不公平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成曉霞便持這種觀點。
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就網購火車票的相關問題,專門采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成曉霞。
成曉霞認為,網購火車票可以有效的打擊黃牛,遏制倒票行為,是大勢所趨。
成曉霞表示,她認同鐵道部的解釋,認為,鐵路系統運力不足,是造成火車票難買的根本原因,但是短期內不可能建設更多的鐵路,增加更多的火車,因為,除了節假日期間,平時并沒有那么的需求,如果增加運力,可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成曉霞表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鐵路系統的問題,單靠鐵道部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這牽涉到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農民工之所以進城,是因為城市里有著更多的資源,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很多產業可能會離開城市,資源的配置會更加的合理,人口的流動幅度也就不會那么大了,到那時鐵路系統的壓力會得到很大的緩解,當然,她也表示,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成曉霞還表示,在社會的發展中,總有一部分人是弱勢群體,對于這部分群體,政府是有責任的,但農民工不是弱勢群體,她認為,弱勢群體是指那些身體有殘疾的人,還有老人和孩子,而農民工不是,農民工有能力去學習去保護自己,社會的發展不能停下來等農民工來適應。她還表示,這不是對農民工的歧視,農民工應自強,努力使自己來適應社會的發展。
IT商業新聞網記者還就此對一些學生和上班族進行了采訪,他們均表示,網絡售票是便民的好事,是大勢所趨,農民工的問題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叫停網絡售票。
隨著網絡售票的逐步推進,一些隱藏已久的問題,也隨之顯現。其中科技的飛速發展與普通民眾的脫節便是問題之一。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及技術面世,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在中國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無法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他們甚至根本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重慶農民工那封寫給鐵道部的信,讓人倍感心酸,然而,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側面,科技發展的實惠無法普及于民的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并不僅僅存在于網絡購票這一個方面。
推薦閱讀
農民工輸入大省廣東和農民工輸出大省河南的主要領導,都提出將適時取消“農民工”稱謂。消除附著在稱謂上的歧視確實很重要,但農民工遭遇火車票網購門檻一事也提示人們,要真正實現農民工與城市的融合,并非稱謂改變>>>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