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慕習)近期,媒體紛紛報道農民工購票難。其實,何止是農民工,即使是大學生甚至是城市白領也難以買到火車票。IT商業新聞網記者也嘗試網絡買票,但是網站實在難以登陸,只好放棄。IT商業新聞網采訪了一些本科以上水平的網友,都紛紛表示,網絡購票確實很費勁。
網友“Elena”:“我最近網絡購票的體驗,第一,網站卡的會死人;第二,完全看運氣。我認為買火車票就是要有耐力,要鍥而不舍,成功屬于堅持的人,我就是堅持了,加上了運氣。我白天一天進不去網站,晚上快11點了,我抱著試試的態度,結果一試就進去了,然后買票,前后不到5分鐘。當我去取票口拿著票就走了,然后別人羨慕的看著我,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網友“盛夏微涼”:“網絡購票確實郁悶,進去了,訂到票了,然后要付款的時候就一直癱瘓,結果時間過了,訂單取消了。一肚子火。”
鐵路購票系統故障頻出 任何人網絡購票都困難
網友“雪敏snow”:買火車票就是等于買中獎券,搞不懂電腦的人別想買票。
網友“卡哇伊璐”:我聽說登錄網站購票挺費勁,自己也試了試,不是一般的費勁啊,然后我就電話訂票的,很方便,也很幸運,一下子就成功了。關于電話訂票,我的經驗是撥打95105105后,如果占線,就不掛電話,不停地按返回的鍵,直到接通為止。早上九點五十打的,十點打通的,兩分鐘就訂好票了。
近期,媒體也紛紛報道,自網絡售票系統開通以來問題不斷,如身份證遭搶注、扣費出錯、吞錢不吐票、退費時間長等等。而網上售票的12306網站因過于擁擠而癱瘓、網速慢、購票時間長、余票不能查詢等問題頻出;另外,還有人反映,網站沒票,但是代售點卻有票。
網絡購票頻“癱瘓”,有問題的神經是網絡信息設計缺憾,但導致這根神經出問題的“病灶”卻是網絡購票預案機制制度設計的不到位,以及相關宣傳引導措施的不到位。
時事評論員魏英杰直言,網絡購票之所以陷入窘境,和鐵路部門服務意識落后密切相關。魏英杰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說不客氣點,鐵路部門開通網絡購票,更多是為了搞形象工程,而不盡然是為旅客提供服務。”
推薦閱讀
據悉,去哪兒網將與支付平臺合作,提供安全支付方案。去哪兒交易平臺副總裁楊威表示,與支付寶等合作始于2010年初,雙方不存在任何利益分成。 1月6日消息,國內在線旅行網站去哪兒網今日宣布,與快錢、財付通、支付寶>>>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