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網上花錢能買文憑,不料落入了“陷阱”,先后被騙7萬余元。記者上午獲悉,市刑偵總隊會同昌平公安分局,成功打掉這個網絡販賣文憑的詐騙犯罪團伙。警方針對歲末年初電信詐騙高發態勢,發布14類典型電信詐騙,提醒市民防范。
典型案件
七千元買假文憑被騙七萬塊
“網上被騙7萬,跪求大家幫忙人肉。”得知受騙后,王女士在網上發帖,“請大家幫忙,我死的心都有了。”
據了解,王女士在網上找到“翰文教育服務中心”,幫自己代辦古漢語自考的專科畢業證,約好費用7600元。
10天后,辦證男子稱證書已辦好,約王女士在海淀西三旗附近見面,并要求繳納5000元保密金。該男子稱,為防被抓,除保密金外,還要王女士向其賬戶打入2萬元“人身保險費”,交貨時當場退還。王女士急于拿到證件,只得給對方匯款。此后,與該男子失去聯系。
王女士此時還沒意識到受騙,去找教育服務中心“客服”,“客服”稱該男子可能出事了,又給她找了一個送貨人。送貨人再次索要“人身保險費”和“車輛保險費”共4萬元,收到錢款后,該人也沒了蹤影。就這樣,王女士被騙7萬余元后報案。
2011年12月31日,專案組將該團伙3名嫌疑人抓獲。
特別提醒
春節期間重點防范假車票詐騙
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電信詐騙專家金大志表示,電信詐騙團伙平均發送1萬條短信就能使3名事主上當。春節前,是電信詐騙案件高發時段,高峰期一直到臘月二十八。從正月十五開始,電信詐騙案件還會繼續變得活躍起來。2012年是實名購票的第一年,警方預計用假火車票交易或借賣火車票為由進行詐騙的案件會有所抬升。
警方提示
針對春節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警方匯總突出的詐騙手段,希望市民提高警惕。
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詐騙犯罪:冒充電話局工作人員、民警、法官等,謊稱事主電話欠巨額話費,或事主身份信息泄露,可能涉及洗錢、販毒等刑事案件,讓事主將錢轉出
利用虛假中獎詐騙犯罪:以公司慶典或新產品促銷抽獎為由,通過電話、短信、郵件或網頁彈出窗口的方式通知事主中了“大獎”,指引事主匯出手續費、稅費等
“銀聯卡透支消費”詐騙犯罪:通過短信提醒手機用戶剛剛刷卡消費,有疑問可致電XX號碼咨詢。用戶回電后,即假冒銀行客戶人員或以公安局金融犯罪調查科的名義,謊稱該銀行卡被復制,將事主引入“轉賬陷阱”
“通知退費、退稅”詐騙犯罪:以短信或電話方式,冒充稅務局、郵電局、銀行等部門工作人員,謊稱要退稅、退費等,利用事主對轉賬操作不熟悉的弱點,轉走事主賬戶存款
冒充領導詐騙犯罪:收集基層企、事業單位以及上級機關、監管部門等單位主要領導的姓名、手機號碼等有關資料,假冒領導、秘書等,向基層單位負責人推銷書籍、紀念幣等
冒充黑社會敲詐犯罪:不法分子冒充“黑社會”、“殺手”等給手機用戶打電話、發短信,以替人尋仇等威脅口氣,使事主感到害怕后“拿錢消災”
“訂退或轉讓票”詐騙犯罪:通過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發布訂退或轉讓機票、火車票等虛假信息詐騙
“高薪招聘”詐騙犯罪:以高薪招聘“公關先生”、“特別陪護”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酒店面試。當事主到達指定酒店,犯罪分子聲稱已通過面試,要求事主向指定賬戶匯錢
“網銀升級”詐騙犯罪:事主電子郵箱里收到電子郵件,“您的銀行網銀賬戶不安全,請點擊上面的鏈接地址(虛假釣魚網站)”。事主點擊鏈接登錄后,賬戶內的存款被轉走
冒充親友借錢詐騙犯罪:利用木馬程序,從QQ、MSN等即時聊天工具中,盜取賬戶主人聊天記錄、視頻聊天截圖等信息,冒充事主向其親人朋友借錢行騙。或打電話讓事主“猜猜我是誰”,編造理由借錢
虛假股票信息詐騙犯罪:通過網絡、短信、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媒體發出所謂的股評專家信息,騙取事主匯出“會員費”或以協助炒股的形式騙取事主匯出原始股本
引誘匯款詐騙犯罪:群發“請把錢直接存到某銀行賬號”等短信。碰巧有事主正打算匯款,收到匯款詐騙信息后,未經核實便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號上
網絡購物交易詐騙犯罪:嫌疑人多在國內外租借服務器,制作虛假網頁,以價格低廉的物品吸引事主購買,事主匯錢后得不到貨物
網絡交友詐騙犯罪:通過交友網站發布交友信息,騙取事主信任后,以父母生日、公司開業、店面開張等為由索要禮金或物品
推薦閱讀
盤點:鐵道部12306網絡售票網站癱瘓 iPhone4鬧鐘元旦失靈
元旦首日,蘋果iPhone4鬧鐘失靈,搞罷工,而這僅是去年的翻版。同樣在這一天,鐵道部12306網絡購票網站也開始鬧罷工,因訪問量過大導致網站幾近癱瘓,無法完成正常支付程序,甚至登陸網站,網民質疑鐵道部12306網站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