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才能知道誰在裸泳!”這是股神巴菲特的名言。
A股的浪潮在2011年大幅退去,從最高點3067點退到2200點之下,令無數看好A股市場的投資人損失慘重。不幸的是,陽光私募也加入到這群“裸泳者”中。
被視為理財奇兵的陽光私募行業,在2011年退潮的過程中,遭遇了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滑鐵盧。作為業內最專業、投資能力最頂尖、追求絕對收益的陽光私募,旗下產品凈值大幅下滑。
根據朝陽永續對私募產品的統計,截至2011年12月16日,年內仍保持正收益的陽光私募產品為93只,在朝陽永續統計的1061只中,占比不足10%,這也意味著,近1000只私募在2011年出現了虧損,虧損幅度超過九成!
一年虧損56.75%!
這樣的業績并不是出自中小散戶,而是時策1期私募產品!截至2011年12月5日,該產品在年內凈值增長率為-56.75%,該產品自2008年1月17日成立以來,目前的累計凈值跌至0.3392元,虧損近70%!
最大虧損超過50%
除前述時策1期之外,2011年還有兩只產品的年內凈值跌幅超過50%,一只是國淼一期,凈值下跌50.47%,另一只是天星2號,凈值下跌56.44%。
跌幅超過30%的私募產品有65只,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尚雅系,新價值系等明星私募。截至12月9日,尚雅11期凈值下跌了30.03%,14期、4期等尚雅系其他產品,年內凈值下跌也超過20%。羅偉廣旗下多只產品跌幅同樣超過30%,比如新價值成長一期,截至12月15日,該產品凈值下跌32.1%。而石波和羅偉廣分別管理的“平安信托·黃金優選”系列的多只產品,年內虧損也超過50%。
冷再清的塔晶老虎系列也再遭重創,塔晶老虎1期和塔晶獅王的凈值分別下跌39.36%和39.81%。
大部分的私募虧損幅度都在10%~30%之間,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統計,虧損幅度在這個區間的私募產品一共有589只,占到全部1061只的55.5%。這其中包括了夏曉輝的六禾投資等一批在2010年有出色表現的新銳私募,也包括了李馳、康曉陽、張高等人。
凈值跌幅在10%以內的私募產品有310只,占到被統計全部產品比例的29.2%。在市場暴跌超過20%,大部分個股跌幅超過30%的市場中,這個成績也算能給投資人交差了。
剩下的93只屬于正收益產品,還有一只在11月發行的產品不計算業績。其中,呈瑞1期收益率為37.92%,一路領跑,另有5只產品的盈利超過10%,此外還有10只產品的凈值增長率在5%~10%之間。
明星私募跌落神壇
2011年也是明星私募們徹底褪去光環的一年。如果說2008年~2010年3年間,明星私募們還能在私募界有所表現,那么到了2011年,他們最后的遮羞布也被市場徹底扒掉。
羅偉廣和石波一直是私募界的兩面旗幟,不過他們在2008年就曾出現過大幅虧損,雖然在2009~2010年操作出色,成功挽回了損失,并成為私募界的明星,但他們不善于在熊市中操作的缺點再度暴露。面對2011年的大跌,石波和羅偉廣重蹈了2008年的覆轍,其管理的產品凈值下跌普遍超過30%。
羅偉廣和石波分別出自券商和公募基金,但無論是出自“券轉私”還是“公轉私”的私募基金,在2011年均是水土不服。比如公募派中凱石投資的陳繼武、簡適投資的楊典等,今年的虧損也普遍超過20%,而出自券商的瀚信資產蔣國云、聚益投資湯小生等人,業績也是難如人意。
此外,出自股評界的私募人士2011年表現也并不理想,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趙笑云的笑看風云系列。當年在A股市場呼風喚雨的趙笑云,2011年4月高調進入私募界,成功發行了兩只私募產品,然而,市場很快就給趙笑云以“教訓”,截至2011年12月16日,笑看風云一號的凈值已經下跌至0.6573元,笑看風云二號的凈值則下跌至0.7026元。
不過,也有少數私募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并做到知行合一,他們在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園。當年林園買入貴州茅臺(600519,SH)并一路持有,雖然在2008年未能躲過大跌,茅臺的股價一路跌至80元附近,但是2011年貴州茅臺再度大幅上漲,也讓林園的堅持迎來了收獲。
截至2011年11月18日,林園1期的凈值增長率達到了4.35%,在全部私募產品中排名第18位。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最近頻繁披露的安全事件及帶來的影響表明,一方面我們企業的整體安全建設還不夠完善,但是同樣反饋出我們烏云平臺和社區無論是溝通渠道還是反饋及響應機制都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子山)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