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來到城站火車站,發現自動售票處仍和平時一樣,每臺自動售票機前,排著一兩個人,偶爾會有人來取票,目的地以上海居多。在杭州某公司做外貿的鄭先生常常坐火車,往返于杭州和上海之間,網上購票,再到自動售票機上取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提前就能把票預訂好,不用擔心沒票,自動售票機上取票也很方便,一兩分鐘就搞定了!”
除了商務人士,大學生也是火車票網購的主要人群,在杭州師范大學念大三的小許告訴記者,馬上要放寒假了,同學中有人沒趕上學校里組織的學生團體票購買,現在打算直接上網買票。“反正我們幾乎人手一臺電腦,平時也經常在網上買東西,習慣了!”
雖然春運尚未開始,但往貴州、四川方向返鄉客流已提前啟動,城站火車站二樓廣場上,隨處可見背著大包小包的民工聚在一塊閑聊,等候進站。但與7月1日火車票網購剛開通相比,網購的人數并未大幅度提升。
記者從慶春路火車票代售點了解到,目前來換取紙質票的人仍不多,平均下來一天也就十多個,其中民工人群的購票方式未能改變是很大原因。
在火車站,記者問了一圈發現,沒有一個在杭打工的民工通過網購的形式買到火車票,他們仍然選擇傳統的購票方式,相信“眼見為實”。
春運將至,年味更濃。
春運“一票難求”,如果既能免受排長隊之苦,又能輕松在網上買到回程票,那對于趕著回家過年的你,該是何等的愜意。
從今年7月1日開始,高鐵車票正式在網上發售,火車票網購范圍也逐步擴大。近日,記者在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看到,網站辦理車次以“C”、 “D”、“G”、“Z”、“T”、“K”、“L”、“A”、“Y”開頭的以及1000至7598的旅客列車售票業務。也就是說,目前向外發售的所有火車票,都可上網秒殺了。
但連日來,記者在杭州火車站各售票點發現,盡管已經能在網上買到車票,但仍有不少人還是選擇到代售點或者火車站售票窗口來買票。
據鐵路杭州站統計,目前該站日發送量在6萬人次左右,而通過網購方式買火車票的,只有5000人次左右,不足10%。
網上購票這種簡捷又方便的購票方式,為何受冷遇?
剖析:
三大原因導致網購遇冷
原因一:部分民工對網絡了解甚少
老楊是湖南懷化人,昨天上午,他和四五個老鄉,一起來到火車站準備踏上回家的旅途。他們的火車票,是老楊提前兩天到火車站售票窗口買的。“聽是網上能買票,可是不知道數據啊。”
網絡對40多歲,只有小學文化的老楊來說,是一個謎,他口中的“不知道數據”,是不知道網上售票的網址。而對于“網上銀行”、“網上支付”之類名詞,老楊更是一頭霧水,“我怎么曉得是不是騙人的?”老楊問,沒有什么比一手交錢一手拿票,能夠讓他們來得更安心。
原因二:部分民工沒有網上購物習慣
候車大廳里,作為二代農民工小張很潮,穿一身黑夾克,頭發用吹風機和啫喱水打理得高高的,有空的時候,也會去網吧玩,但他仍選擇到代售點買火車票。記者問他,為什么不選“潮”一點的方式買火車票,他回答:“我沒開通網上銀行,不能買。每個月就那么點工錢,卡得很死,ATM機上取取用用都不夠。”
小張告訴記者,他們進網吧,就是打游戲和聊QQ,對于淘寶之類的網購,聽說過,但從沒實踐過,也從來沒想過開通網上銀行。“我周圍都這樣,今年回去得早,代售點不用排長隊,不過過兩天排隊的人會多起來,和我一起干活的那些人,肯定也是去代售點買票的。”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安徽省郵政管理局副局長袁應前介紹,今年以來,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安徽省快遞企業的業務量呈明顯上升態勢 隨著元旦、春節的到來,快遞業務進入傳統旺季。記者27日從安徽省郵政管理局獲悉,為做好快遞業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售火車票遇冷:網購操作難 取票收手續費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