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唐茵)昨日,中通速遞和韻達快運悄悄宣布提價方案,此次漲價基礎方案均為1元。這已經是中通速遞今年內的第三次提價。此外,申通、匯通等多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受天氣、油荒影響,快遞時效將受影響。
記者留意到,上述三家快遞公司的官方網站均發布了告客戶書。韻達表示,從12月16日起,每票快件增加1元/票的有償派送費;中通表示,從12月23日起,每票快件增加1元派送費,對部分城市快件的運費上調2-3元每公斤;匯通則從12月27日起,有償派送費用上調0.5元/票。記者粗略統計發現,今年以來,申通、圓通、中通、匯通、海航天天、韻達、順豐快遞等,都曾宣布漲價。
此次,這三家快遞給出的漲價理由,依舊是“成本增加”。中通華北片區總經理司立垚對媒體稱,之所以調價,他認為,短期原因是快遞業運營壓力本來就大,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時給職工支付的是加班工資,業務量也少,運行費用高,漲價是無奈之舉;而長期原因是,快遞業價格上調是價格的理性回歸,現在的價格過低,因為近年來持續高速發展的中國快遞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從而更好地滿足國內貿易往來的需求,但要轉型升級需要資金支持。
快遞業12個月內漲價4次,費用漲了又漲,但臨近年底,不少快遞公司的送貨速度卻明顯延緩。近日,包括申通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均表示,年末部分快件會延誤,部分地區無法到達。而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10月共受理消費者關于快遞業務的有效申訴4640件,環比增長19.5%。其中,反映快件延誤占52.9%。
兩家快遞企業漲價給出的目的都是“為提高服務質量”,但是快遞業的服務質量一直問題不斷。快遞業的確是迫切需要轉型,但轉型的費用以漲價的方式平攤到消費者身上,這難道合理嗎?
附:今年快遞四次漲價風波
1月,中通速遞提價,非貨樣快件每票上調0.50-1.50元,貨樣快件每公斤上調1.00-2.00元。
9月,圓通快遞率先漲價,文件類快件每件加收1元,物品類快件每公斤加收1元。
10月,順豐速運在全國大部分線路漲價,平均漲幅為2%至4%。中通速遞漲價,函件類快件上調1元/票,物品類快件上調1元/公斤。
12月,韻達每票快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元/票的有償派送費。中通速遞每票快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元派送費,對部分城市快件的運費上調2-3元每公斤。
推薦閱讀
騰訊微博內部人士也向記者坦承,在媒體屬性方面騰訊基本上已經超越新浪微博幾無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微博貫穿騰訊各類互聯網業務的商業平臺并形成較強的產品屬性,與新浪微博有所區別。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