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艾米)今天下午5點左右,網友“財經女記者部落”發表微博:【胡舒立發出停稿通知】26日,胡舒立主控的《財新傳媒》,向騰訊、搜狐、新浪發出停稿通知,要求門戶網站禁用其內容。如果所有傳統媒體今后都效仿,門戶會怎樣?
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轉發,表示關注此事件的發展,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南方日報記者沈文金:如其他傳統不跟進,財新未必是贏家。若跟進,紙媒的影響力如何擴大是個問題。基于傳統媒體而建的網站或迎來機遇。開放互聯網時代,傳統與新媒體融合趨勢不可逆轉,胡想改變的是傳統媒體在與門戶網站博弈中的弱勢吧。
著名專欄作家“肉唐僧”:《華爾街日報》也干過類似的事情,沒多久影響力急劇下降,只好屈服。
河南師大歷史系教授王守謙:或許只有強勢傳媒才會如此,不少媒體其實愿意看到網站轉載,以提高雜志曝光率和影響力。
西岸奧美(北京)客戶總監,原東軟集團公關部部長楊吉平:如果所有媒體都要求門戶禁用內容,那么所有平面媒體將死得更快!因為門戶自己可以做內容啊,各種機構,每個人都在為門戶貢獻內容,不只是平煤在做內容!
財經女記者部落微博截圖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中山大學全媒體研究院秘書長張志安:1、支持財新傳媒保護原創內容及版權的做法,高品質的內容不賤賣,是媒體的權利;2、此做法有利于培養受眾分類定制的習慣,尤其為高品質內容付費閱讀的意識;3、明明是傳媒的公告,何必以某某發出的個人名義貼標簽?4、多數報刊仍會低價賣內容或免費搞合作。
香港鳳凰周刊雜志社主編師永剛:本刊的內容其實早就不再上網了。只特供某幾篇文章,現在看來雜志內容上網對于實體雜志的銷售是有重大影響的。
《逸品健康》雜志編輯部主任康占海:這是平面媒體早就該干的事兒了。如果網絡轉發,也得把稿費補給作者,我早就成百萬富翁了。
巔峰旗幟國際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根生:【商業機構采用新聞就應該付費】這跟各大傳媒采用新華社稿件和CFP圖片一樣,不掏錢簽協議,怎么可能讓你白白采用?否則就成了電商的悲慘結果,搞電商的沒一個掙錢,虧的快要光著屁股了,掙得流油的卻是“百度網站導航和物流”。
江淮晨報熱線新聞部主任楊春艷:我們也想這么干!網站隨意抄襲紙媒的稿子太常見了,電視臺的怎么不抄呢?因為麻煩,沒人文字稿方便,復制就行了。
推薦閱讀
比如,有博友表示,被盜號之前,自己的粉絲只有2個。被盜號后,粉絲突然猛增到“143人”,實在是情何以堪。也有博友自我鼓勵到,不是名人賬號也被盜,說明自己的這個賬號還是有點用的。 從本月24日起,有多名網友在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統媒體向門戶網站發起挑戰:禁用財新內容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