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3日電今年的“世紀光棍節”拉開了網購熱潮的序幕。電商狂歡促銷背后,快遞“爆倉”已成常態,快遞員加班加點仍無法追趕的電商日成交量的腳步,隨著國家郵政局出臺快遞春節正常經營的政策,站在虧本邊緣的快遞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漲價潮。
電商血拼快遞公司“吃盡苦頭”
11月11日“世紀光棍節”淘寶商城五折搶購的熱潮還未退去,電子商務巨頭們再次瞄準雙“十二”,自造盛宴,再掀電商促銷狂潮。眼看圣誕節來臨,電商巨頭又開始摩拳擦掌,多主題營銷活動同時進行、產品涵蓋多個領域成為了今年電商圣誕促銷的共同點。京東商城、當當網、卓越網、紅孩子、拍拍等網站均已開始推出圣誕主題促銷頁面,備戰圣誕促銷。元旦、春節網購熱潮即將來臨,電商促銷狂歡的腳步勢必不會停歇。這讓與電商并肩成長的快遞業在電商血拼中“吃盡苦頭”。
資料圖:11月1日,一名快遞工人蹲在北京路邊工作。中國各快遞公司近期全部漲價,這已是快遞業兩年來第五次漲價。但中國快遞事業低價格低水平的服務格局沒有變化,而薄利的網店都喊受不了。中新社發賈國榮攝
國家郵政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2.4億件,同比增長56.3%。僅僅在11月份,快遞業務量就達到3.9億件,同比增長69.7%。
快遞行業送貨慢、送錯貨等現象頻頻出現,“光棍節”積壓的快件剛有緩解就迎來了雙“十二”狂歡。快遞人員無奈面對“爆倉”現實,快遞行業的發展也為此蒙上陰影。
“春節不打烊”或引新一輪漲價潮
今年9月2日,圓通快遞率先在官網張貼公告,宣布同城快遞普漲1元,文件類快件在原價基礎上每件上調1元,物品類快件在原價基礎上每公斤價格上調1元。同時引發了一波快遞漲價“小高潮”。10月,順豐、中通、匯通、申通紛紛宣布上調費用。
我國快遞行業主要有國有、民營和外資三大類企業,其中民營企業的市場份額最大,約占80%,而民營快遞一直采取低價策略占領市場。此輪漲價潮中,民營快遞代表企業“四通一達”除韻達快運保持原有快遞費用外,其余公司悉數漲價。
而中新網IT頻道記者發現這些快遞公司發出漲價的核心就是“成本上漲”。央視《經濟半小時》曾披露,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快遞公司最大的成本來自于人工成本,約占企業運營成本的28%到45%。近期快遞業“爆倉”頻頻,“快遞公司月出8千工資難招人”的消息紛見諸報端。對此,中國快送資訊網首席顧問徐勇就表示,快遞公司現招人的舉措不能應對“爆倉”的產生。他解釋道,在集散環節快遞公司可增加大量人員加班卸貨,但在寄送環節,簽收人員需經過國家考試方可上崗,導致“最后一公里”的技術問題無法通過臨時招人來緩解。
其實和很多行業一樣,每到年底快遞公司總會迎來一場“人荒”季。本月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全系統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快遞企業在業務旺季期間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否則收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這意味著龍年春節期間,快遞企業必須開門營業。根據規定,春節期間加班公司需支付員工三倍工資,這使得本就利潤不斷遭受擠壓的快遞企業不得不面臨虧本運營的風險,而漲價便成了最簡便的解決之道。
韻達快運:“臨時漲價”OR“永久漲價”?
12月16日,韻達快運發布公告稱:“為了應對春節旺季,即日起每票快件都將征收1元的有償派送費。”盡管這是一次臨時性收費,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極有可能在全行業引發連鎖反應。
據廣州日報援引快遞公司負責人的話報道稱,春節放假期間,快遞數量大約只有平日的一到兩成,件量減少直接導致運營成本增加,可能三分之二的運輸車輛都是空車返回。國家郵政總局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不打烊,但快遞企業保證運營造成的虧損卻得不到相應的政府補貼,導致利益至上的民營快遞公司只得把這部分虧損算到消費者頭上,漲價或將成為必然。近期,春節期間快遞上提五成費用的消息不斷曝出,似乎春節臨時漲價已是必然趨勢。
然而,隨著人工成本、油價成本的大幅上漲,快遞公司或將“臨時漲價”作為一個噱頭,所謂上調容易下調難。“臨時漲價”是否最終成為“永久漲價”,不能只是快遞公司說了算。
推薦閱讀
管部分用戶擔心實名制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泄露,但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董天策認為,每個公民都應該對自己說的話負法律上和道義上的責任,只有在這個前提下,討論才是真正理性的,網絡的平臺才是有秩序的,從這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業春節不打烊 新一輪漲價潮或將來襲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