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App Store開始接受人民幣付款購買應用。不過,蘋果選擇的首信易支付,目前尚未獲得央行頒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牌照。
未來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將會更廣泛,為了滿足用戶擴大支付面的需要,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戲份將會越來越重。
第三方支付迎來黃金期
“蘋果應用商店支付方式本土化”雖然已成氣候,但第三方支付牌照未發放仍存在許多弊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隱患。由此來看,第三方支付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平臺。
不只是第三方支付對蘋果應用商店的重要性凸顯,近年來,電子商務和“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第三方支付的熱潮,第三方支付不斷向細分領域滲透,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第三方支付研究專家朱曉明表示:“第三方電子支付是金融和IT行業融合起來的一種平臺型企業,是一個有發展價值的行業。”
有數據顯示,2011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643億,環比增長22.4%,同比增長95%。專家認為,國內第三方電子支付產業將逐步進入黃金發展時期,行業整體將更趨規范,其中移動支付預期將成為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和熱點。
第三方支付陷“微利”困境
相比等待牌照的龐大陣營,“微利行業”說法卻不斷被拋出。數位業內人士認為第三方支付是在賠本賺吆喝,甚至有媒體指出“第三方支付行業究竟是藍海還是紅海?”那么,第三方支付現狀如何呢?
據匯付天下CEO周曄介紹,第三方支付主要依靠手續費盈利。99年的時候每筆網上支付,支付公司收取3%的手續費,03年至04年手續費就下滑至1.3%-1.6%,04、05年以后如果還是在單純經營銀行網關生意,把銀行接入提供給商戶的話,毛利率估計會接近零了。
在這種低利率環境下,支付公司還是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據周曄回憶,06年匯付天下成立的時候,當時報得上名的支付公司大概只有54家,而現在據說排隊等牌照的有300家。
由此來看,隨著第三方支付公司盈利模式的不同,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市場空間也不一樣。但在目前第三方支付整體趨勢向好的大環境下,單一盈利模式已經不適于企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企業要想擺脫目前的困境,需要從單一的盈利模式走向創新的、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創新模式與擴大發牌當并駕齊驅
央行規定第三方支付企業必須獲得支付牌照后才能進行商業運營。迄今為止,央行已分兩批共計為40家企業頒發了支付牌照。為何第三方支付準入如此困難?因為中國是唯一給支付公司發牌的國家,并無范例參照。
目前,中國的銀行體系非常完備,第三方支付仍有生存空間,主要是因為市場要求金融結算服務提供更高的效率。支付公司與銀行的關系及業務聯系越來越緊密。第三方支付公司依存于銀行,銀行通過支付公司延伸業務空間,雙方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由于涉及銀行和支付公司自身利益,因此,是否發放牌照和是否要取得牌照成為第三方支付公司兩個重要的命題。目前來說,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第三方支付進入牌照運營時代,周曄稱,行業仍有幾大規則待建立。如支付公司與銀行之間的關系,目前還處于談判的落實期。消費者對支付企業的看法,對自己在支付企業開的賬戶的認識,遠沒形成一個共識。
其次,在經過兩輪的支付牌照發放以后,支付行業出現了三種變化:一是交叉定位更為明顯,拿到牌照后企業開始認真思考定位問題。
二是企業開始考慮如何以產品業務的創新來避免同質化競爭,三是后續發放綜合性牌照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行業的準入門檻在提高。
綜上所述,第三方支付前景盡管看上去很美,但行業準入與企業是否選擇拿牌不能只看到其市場空間。為了滿足蘋果客戶支付應用商店,就要擴大發牌數量。
此外,支付企業需要開創新的盈利模式,以應對單一盈利的弊端。因此,市場規則的建立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愛幫網訴前總裁宋中杰創辦的嘀嗒團侵犯商業秘密一案,于12月16日做出一審判決,駁回愛幫網大部分訴訟請求。 12月22日消息,IT商業新聞網記者獲悉,愛幫網訴前總裁宋中杰創辦的嘀嗒團侵犯商業秘密一案,于12月16日做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陷“微利”困境:亟須擴大發牌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