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琳)“我們是通過淘寶內部人員進行‘差評’刪除,刪除后絕對不會再出現,但只能刪除6個月之內的,具體價格是每條200到300元不等。”這是一些替淘寶商家刪除差評的公司常用的攬客套語,對于淘寶內部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參與一事,淘寶官方大多情況下以刪貼公司作假話為理由搪塞,但日前,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淘寶網員工利用職權刪除差評獲取利益案,曝露了淘寶在網絡信用體系管理上存在漏洞。
事件當事人朱越杭在擔任淘寶網客戶滿意中心主管時,利用自己的職權之便,與淘寶店主崔凱聯合,開展刪除差評的“業務”,僅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4月期間的半年內,就獲利127900元人民幣。這起案件是淘寶內部工作人員與淘寶商家互相勾結,進行信用“舞弊”的典型案件。
網上購物,賣家的信用評價成為了判斷其誠信度的重要標準,一個“差評”就可能讓賣家失去不少潛在客戶。因此想要提升等級,刪除差評就成了很多不法商家選擇的 “捷徑”。因此心思不正的人將此作為謀財的一個行當,一個新的商機,據稱,替人刪除“差評”,每刪一條收費200元至300元。
對于淘寶刪差說的途徑,一直流傳著兩種方式,一其實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淘寶內部人士刪除;二是通過匿名方式和作評價的人進行溝通乃至騷擾,逼迫修改評價。對于淘寶內部人士刪除的說法,淘寶的回應態度一直比較強硬,予以否認,表示“在淘寶絕對沒有通過不正當手段刪除差評的可能,有部分不法分子號稱是淘寶內部人員,其實都是騙子,實際上是用第二種方法在操作。”
據了解,在淘寶網有兩種情況下是可以被刪除的差評。一個是評價中有辱罵的,評價里面出現威脅的。第二種是透露個人隱私的。淘寶內部人士表示,流程是客服接到要求 ,產生一個流水訂單,流水訂單產生以后我們才能進行操作刪除。都是一一對應的。審核有專門的部門。
但在淘寶這套流程體系里,也存在著不少漏洞,一是對差評標準的評定如何確定,二是如何保證工作人員的公正性,其監督又如何保證等一系列問題,盡管有流程制度化規定,但漏洞很多,往往流于形式表面,內部工作人員隨時可以利用制度漏洞進行謀利。
一位業界資深人士表示,這種淘寶員工利用自身職權幫淘寶店鋪刷信用的現象,目前在很多互聯網商城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泛濫。這種在信用體系上的作弊與反作弊永遠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一個過程。
淘寶的一個內鬼被抓住了,如何保證不再出現第二個內鬼,這是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網站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推薦閱讀
當當網計劃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付費的電子書下載服務,用戶可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終端應用即可購買下載。當當網CFO楊嘉宏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稱,該平臺首批將上線約5萬冊電子書。他并預計,電子書業務在未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工作人員與外勾結刪除差評 制度漏洞難防內鬼不再出沒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2572.html